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27期第1版
 
2009年第27期第2版
 
2009年第27期第3版
 
2009年第27期第4版
 
 

明亮的眼睛美丽的心灵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河南省胸科医院孙花
  25年前,初夏之际,豫南乡下一所中学的破旧教室里,一个女孩双眼红肿得不能上课了。
  在这备战高考的关键时刻,她的班主任老师急了,带着这个女孩到了卫生院。善良的“医生”在其他病人用过的青霉素小瓶里注了些生理盐水,给女孩滴眼。第二天,女孩的眼睛奇迹般恢复了。
  这场小小的眼疾对很多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老师的关爱、“医生”的善良、神奇的药水,却影响了女孩的命运——做一名医生的强烈愿望,在她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尽管那时的她并不知道,医院里还有医生和护士之分,救她的那位“医生”其实仅仅是一个临时护士。当然,她更不会知道,那位“医生”的善举在现在看来,不仅违反了操作常规,而且属于非法执业。
  命运总喜欢和人们玩“捉迷藏”。由于高考语文成绩不理想,女孩没能实现做医生的梦想,但她拒绝复读,毅然走进了护士学校。她天真地想,当护士久了总能成为医生。 
  这个女孩就是我。
  记得刚工作不久,时常会听到医生这样说:“无论怎样看,孙花都是一个十足的小护士。”“我是一个十足的小护士,那你生来就是医生?”我有点儿不服气。一位年长的医生告诉我:“大家这样说是因为喜欢你,喜欢你美丽明亮的眼睛折射的善良和真诚,喜欢你善解人意的心灵,喜欢你对病人轻声的问候、闲不住的双手和忙来忙去的身影。”也许正是这些赞美,让我放弃了成为医生的梦想,真正成为了一个十足的护士。
  我永远不会忘记参加工作后回家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当左邻右舍和那些患有疾病的父老乡亲得知我回来,三三两两聚在我家里时,我明白,他们是想从我这个省城大医院回来的“医生”这儿得到一些帮助。可刚刚毕业的我,面对那些现在看来极为简单的疾病防治知识,却不知所措,只能凭着浅薄的知识,一知半解地解答着父老乡亲的疑问。那场景,让我无地自容。
  那个春节的经历,让我深深懂得了医学实践的重要性,理解了医生和护士的差别。为了缩小这种差别,接下的这些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学习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在完成护理大专和本科课程的同时,也完成了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和从理论到服务实践的转变过程。
  正是有了这两个转变,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和对医生所从事的医疗工作才能正确理解和准确配合。这些年来,不需要医生的医嘱,也不需要任何人的督促,我总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不同需求,不遗余力地把病人所需要的健康知识介绍给他们,同时也在病人的感谢声中,理解和感受到了自身所从事工作的平凡和伟大。
  如今,我已在临床一线护士岗位上走过了20多个春秋,虽然没有实现做医生的梦想,但我从来不曾后悔最初的选择。我和许许多多的护士姐妹们一样,为自己是一名“白衣天使”而骄傲!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