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借“中华预防医学会”名义行骗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王春霞 3月4日,平顶山市民赛先生气愤地向记者诉说他们老两口被“忽悠”的经历:“2800多元买回来一堆对我们毫无用处的‘药品’。”而让他们信任并掏腰包的原因之一,是这个推销团队打着“中华预防医学会”的旗号。 免费体检电话打到家 赛先生说,去年七八月份,他的老伴马女士看到有人在路边做宣传,说是中华预防医学会正在搞一个健康普查活动,并为他老伴进行了登记。 今年2月27日,赛先生的老伴儿在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称次日有专家在平顶山市某宾馆举办健康讲座,邀请他们参加。 遭“忽悠”被骗2860元 讲座结束,一名40岁左右的男“专家”开始义诊,还说不卖药,只开处方。 轮到赛先生和老伴儿了,“专家”问赛先生有啥病,赛先生说自己有关节炎,“专家”说,这种病很顽固,不好治。赛先生的老伴儿说自己右腿静脉曲张时,“专家”对她说,她的病只吃中药不用开刀就能治好。老两口一听很高兴,问吃啥中药能治好,“专家”趁机说,有一种中药效果很好,不过得长时间吃,要治好得4000多元。看赛先生面露难色,“专家”又说,可以先吃10盒试试,并且买10盒送1盒,2860元。随后,“专家”让工作人员给马女士办了一个会员证,称凭会员证可以享受免费检查。赛先生说,会员证看起来很正规,证件上还有“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管理部”字样。 到家后,老两口凑够2860元,交给了一同前来的工作人员。等两名工作人员走后,赛先生拿出塑料袋中的“药”,戴上老花镜一看,傻眼了:“药”名是平唐胶囊,再一看,适宜人群是“血糖及血脂高的糠尿病人群”,跟静脉曲张根本不沾边。 第二天,赛先生跟那家宾馆打听后得知,这伙儿人只在那儿租了一天会议室,人早走了。 中华预防医学会: 未举办过此类活动 记者从赛先生老伴儿的会员证上看到了一个“服务热线”(手机号码),记者拨打这个号码询问有关情况,接电话的女子声称,平唐胶囊是纯中药制剂,不是保健品,售后服务点设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到各地做健康讲座的专家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从各大医院抽调的。 中华预防医学会是否举办过这类活动?听完记者的反映,该学会的刘女士肯定地说:“我们是国家级的学术团体,不会搞这样的推销活动。” 为了进一步证实,3月6日,记者将“平唐胶囊”及会员证相关图片传至中华预防医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查看后向记者反馈说:“我们没有健康管理部,也从未颁发过这种会员证,跟‘平唐胶囊’也没有关系。 药监部门提醒: 购药认准“国药准字” 平顶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制科负责人吴成立仔细查看“平唐胶囊”后说:“批准文号是‘皖卫食证字’,说明这是食品。它不能用‘功能主治’这样的说法,只能说‘适宜人群’。” 吴成立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年人:买药时先看它是否是“国药准字”;买保健品,要看它有没有正规的国家保健品批准文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