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26期第1版
 
2009年第26期第2版
 
2009年第26期第3版
 
2009年第26期第4版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卫生热点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董文安  胡晓军
    “两会”期间,卫生热点问题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日前,就一些卫生热点问题,来自河南卫生系统的马文芳、杨利霞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畅谈了自己的见解。
新农合呼唤有法可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新农合作为新生事物,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制约因素,影响到新农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农工民主党河南省委副主委、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说,目前新农合管理中的“无法可依”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一项关系民生大计和政府形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工作亟需“有法可依”。
    在“两会”期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马文芳就此提出了相关议案。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和出台政策,制订相关法律法规,使新农合工作早日做到“有法可依”,保障新农合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群众。
    杨利霞说,新农合“有法可依”是新农合制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加强新农合管理的需要,也是促进新农合经办机构规范服务和保护参合群众利益的需要。通过建立健全法制机制,使完善的政策法规与新农合制度建设相衔接。
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目前,医疗损害处理存在着“举证责任倒置”处境尴尬、药品器械损害界定不明、输血造成的损害需要重新认识等诸多问题。杨利霞说,正因医疗损害成因复杂,所以,在使患者利益得到最大限度保护时,也要避免使医院和医务人员承担不合理义务或者责任的“矫枉过正”。
    因此,杨利霞今年就提出了《关于厘清医疗损害责任的建议》、《建议调整地方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中医疗服务内容》等议案,目的就在于既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杨利霞说,如果损害医疗机构的正当利益,伤害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患者的利益也不可能真正实现。
    目前,医疗纠纷的解决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二是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根据医疗事故鉴定结果进行赔偿;三是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杨利霞说,如果地方消费者权益保护将医疗服务纳入其调整范围,就增加了消费者协会调解和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两条途径,直接的后果是,将会使原来的法律适用“二元化”问题上升为“多元化”,使医患纠纷的处理更加复杂,从而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
公平合理体现村医价值
    马文芳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和农村卫生问题特别熟悉。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特别关注乡村医生的价值体现。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农民的政策,农民的收入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马文芳说,比如说农民收入,在他们老家,一个木匠、泥匠每天工钱120元,机械工达200元以上,个人收入均比20世纪90年代工钱上涨了三倍以上。可作为为农民健康服务的乡村医生,多年来的收入却没有明显改观。
    马文芳算了这样一笔账,乡村医生普通诊费2元,注射费1元,输液费4元。如果按此标准,医生每天要接诊60个病号,护士每天要注射120个病人,才能与木匠工钱相当。况且,医生和护士不可能承受这么大的工作量,而且医疗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一旦出了医疗事故还要承担经济赔偿。马文芳说,这样的收费标准,显然与乡村医生的辛勤付出不成比例。
    因此,马文芳提出议案,鉴于目前物价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高速增长的实际情况,建议提高农村医疗收费标准,使乡村医生相应得到公平合理的报酬,维护他们的合理权益。
公立医院改革要有新突破
    目前,公立医院面临诸多问题。据统计,有数字显示,2006年,全国公立医院的平均负债率为27.6%,共有820家医院亏损额大于1000万元。同时,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非常低,大概在5%左右,95%的投入都要靠业务收入来获取。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另一方面,公立医院要不断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杨利霞认为,如果医院的运行机制不转变,体制不变革,政府增加的投入所发挥的效益,也肯定会大打折扣。
    公立医院的改革不是简单的、表浅的,而是要从深层次着手,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杨利霞认为,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变革,比如说从文化层面、用人机制、服务理念等观念上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革。
    杨利霞建议,从文化层面上,应不断经营医院文化,打造医院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从用人机制上,要改变靠行政级别来划分薪酬待遇的做法,通过建立正确的评价医务工作者工作成绩的机制,使分配能真正体现技术、人才的价值,营造一个让人才成长的环境,形成核心的人才梯队;从服务理念上,树立正确的服务文化,真正把人性化服务渗透到每个环节,真正从行动和感情上贴近患者、服务患者。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