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25期第1版
 
2009年第25期第2版
 
2009年第25期第3版
 
2009年第25期第4版
 
 

药物过敏的误区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误区一:中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不少人认为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都是西药,因为西药是化学合成的,而中药多数为“纯天然”的。其实,有些中药也含有化学成分,同样会使人发生过敏反应。全蝎、蜈蚣等中药含有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等,朱砂、轻粉等矿石类中药也含有铅、汞等容易导致人过敏的成分。近年来有不少患者因使用鱼腥草、双黄连、柴胡、牛黄解毒片等药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这都说明有些中草药也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误区二:用过的药物再用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不少人喜欢使用以前用过的药物,认为用过的药物再用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其实这是不对的。两次以上用药才能测出是否出现过敏反应。人们对某种药物使用的次数越多,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一次用药没出现过敏反应,不意味着终生“免疫”。
  误区三:过敏反应会在短时间内发生
  不少人认为药物的过敏反应都会发生在用药的过程中或用药后不久,对于用药较长时间后才出现的皮疹等反应则常常不太在意。过敏反应多在用药的1~2天内发生,但有的药物潜伏期很长,最多可达20天以上。比如首次使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或比妥类药物等引起的过敏反应常有一定的潜伏期。所以,一旦出现药疹,在20天内用过的药都是可疑对象。
  误区四:用药的剂量小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药物副作用可通过减小剂量来缓解,但药物过敏反应与用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有时极微小的用量也会引起强烈反应。例如有些人在做青霉素皮肤试验时就会发生过敏休克,而有些高敏体质的人甚至闻到青霉素的气味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可见有些药物的过敏反应与用药剂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误区五:吃药打针才会引起过敏
  致敏药物不论通过何种途径进入人体都会引发过敏反应,滴鼻、点眼、外敷、吸入、滴耳、栓剂等同样可致过敏。因此专家提醒,凡曾引起过敏的药物,应严禁以任何形式再使用。
  (摘自《光明日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