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药注射剂事件到糖脂宁假药事件,中药似乎正遭遇多事之秋。而长久以来国人对中药建立起来的信任面临着危机,中药的安全性一次次被人们关注,网上对于中药的负面声音也有所扩大。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我们有必要厘清事实,还中药一个公道,还百姓一个明白。 以假“糖脂宁胶囊”事件为例,患者是因为服用假药而亡,并非是中药而致,但因为假药穿上了中药的外衣,以至让中药蒙黑。中药注射剂也是如此,出事的原因是制剂混入杂质或临床使用不当等,但百姓只知道是中药出的事。 那谁该为中药的负面影响负责呢?恐怕仅仅靠处罚不法企业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相关部门的有效措施和媒体的正确宣传。 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一方面必须严格约束医务人员以义诊等形式向群众推销药品,一方面要引导患者到正规医院求医就诊,不能轻信广告。医院应该以人为本,改善就医环境,方便患者。 另外,相关部门有义务宣传中药知识,让老百姓明白中药并非完全没有毒副作用,只是相对较小;让老百姓知道中成药中可以添加西药,但必须是经过严格的药理实验和临床验证,而且有药监部门的批准;让老百姓知道有些病是不能根治、需要终生服药的,但凡声称能根治的药物都是骗人的;让老百姓知道中药虽然相对安全,但也不可以乱服滥用,需要辨证论治,合理用药…… 这些知识的普及当然离不开媒体。媒体首先应该对群众健康负责,不播出和刊登虚假非法药品广告。其次,出现一些中药事件时,不应夸大事件影响,要科学理性地报道,并给百姓一个正确的引导。另外,在节目和文章中教给老百姓如何对待健康问题、如何求医、如何用药、如何辨识真药假药。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高新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