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22期第1版
 
2009年第22期第2版
 
2009年第22期第3版
 
2009年第22期第4版
 
 

中成药辅治心律失常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常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等范畴,辅助应用中成药治疗效果较好。
      心气不足  症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结代。治宜补气安神,可选用柏子养心丸、通脉养心丸等治疗。
      气阴两虚  症见心悸怔忡,疲乏无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色淡白无华,舌红苔薄,脉结代而细。治宜补气养阴,可选用生脉饮、安神健脑液等治疗。
      气虚血瘀  症见心悸怔忡、气短乏力,活动后加剧,胸闷心痛,舌苔薄白,舌质暗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结代。治宜活血通络,可选用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口服液等治疗。
      阴虚火旺  症见心悸心烦,失眠健忘,耳鸣腰酸,头晕目眩,口干舌燥,舌红绛少津,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天王补心丹、知柏地黄丸等治疗。
      心脾两虚  症见心悸健忘,面色无华,头晕目眩,食欲不振,浮肿尿少,腹胀恶心,舌淡苔薄白,脉结代或细而无力。治宜益气养血,可选用人参归脾丸、八珍益母丸等治疗。
      痰瘀闭阻  症见心悸怔忡,胸闷心痛,头晕气短,唇甲青紫,苔白腻或有瘀点,脉弦结。治宜除痰化瘀,可选用心脉通、冠心苏合丸等治疗。
      心肾阳虚   症见心悸胸闷,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脉沉迟。治宜温肾通阳,可选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治疗。
      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常,保持情绪稳定,如此才可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病情重者应卧床休息,住院治疗。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   胡乃宏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