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22期第1版
 
2009年第22期第2版
 
2009年第22期第3版
 
2009年第22期第4版
 
 

中医收费过低 调整势在必行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据报道,在上海市有关部门多次调查、广泛征求包括患者在内的各方意见基础上,于去年底调整了中医服务价格。新版中医服务项目中,提高收费的有46项,如针灸从7元提高到9元,敷贴从10元提高到15元,推拿等也适当提高了收费。有13项服务降低了价格,如针刺麻醉从150元降低为50元,9个项目维持了原先标准,并新增了小儿捏脊、网球肘推拿、中药熏洗等56个新项目。实行一个月来,患者反应平静,中医界更是普遍欢迎,认为此举改善了中医服务价格偏低状况,有利于促进中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中医治疗收费价格偏低情况一直使院方束手无策,成为制约中医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次上海调整前的旧版中医服务价格标准,制订于1995年,已经过去了13年,在此期间物价指数和人力成本等不断上升,可中医收费价格却维持原有标准,无法合理体现中医的技术价值和中医师的劳动。比如:中医针刺治疗价格为7元,只需挂号一次即可治疗5次,与西医的换药、注射收费属于同一档次,而针刺的认穴、手法,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技术,一次治疗往往要20分钟以上。中医治疗骨折的小夹板只收费数百元,而同样疗效的西医骨科手术至少数千元。所得与付出严重倒挂,抑制了中医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人才大量外流;收益不佳甚至亏损,使中医医疗机构面临萎缩状态,不少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室关门、合并。
    如今上海市依据市场经济准则和患者承受能力、中医医疗机构所得与付出之比等,适当提高中医服务收费价格,具有相当的典型引导意义。固然中医药治疗的简、便、验、廉深受患者欢迎,可物价不断上涨,人力成本也随之上升,再维持十多年前的收费标准,就不能体现与时俱进的发展方针。只有体现“物有所值”的服务价格,在患者能够承受支出的状况下,合理提高收费,才能够提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的能量,使之有能力、有积极性不断推出新的独特中医治疗手段,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多更好的中医医疗服务。
                             (摘自《健康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