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娟,这个名字在九朝古都洛阳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她,妙手回春的医术令人广大患者信服;她,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医风令人赞叹。2009年1月5日,洛阳电视台一套新闻部的《新闻聚焦》节目播发了她的先进事迹,该节目对杨素娟同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褒奖。
杨素娟是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心内科兼急诊科主任。从医30多年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真心和赤诚为患者奉献爱心,曾先后被评为“洛阳市十佳医生”、“河南省医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等光荣称号,并入围河南省“名中医”侯选人名单。
是什么让她赢得这么多患者的信任?又是什么让她获得这么多的荣誉和褒奖?有人说是她精湛的医术,更多的人则说是她对患者的那份感情、那种责任!总之,她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了工作和患者的身上。
病人安危
高于一切
在从事医疗急救工作中,杨素娟养成了一种职业习惯——抢救生命重于一切。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有急救病人,她就条件反射般地奔赴现场一线。
那年,杨素娟的5岁女儿突患重病,急需要她的温暖和照顾,但她夜里突然接到急诊科一个电话:一位急性肺栓塞病人,全身青紫,心跳、呼吸已经停止,必须立即抢救。杨素娟得知这一情况后,未顾忌孩子的安危,不假思索直奔抢救室组织抢救。在诊疗过程中,她亲自守候在病人身旁,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及时给药。经过全力抢救治疗,病人心脏复苏了,人也转危为安。看到病人死而复生,她感到无比欣慰。直到那时,才想起家里还有一个病重的孩子。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面对孩子略带哀怨的目光时,她心中不由感到愧疚。
洛龙区武装部亢某,早上起床跑步,突然感到心前区不适,口唇青紫,大汗淋漓。他来到急诊室就诊,经做心电图,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当时亢某未带分文。救命要紧,杨素娟二话没讲立即进行抢救,给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和患者家属进行联系,使终于病人脱离了危险……正是因为她始终把病人的安危放在首位,竭尽全力地为患者服好务,才赢得了广大患者真诚、朴实的赞誉。
攻坚克难
妙手回春
杨素娟视病人如亲人。有时,面对遭受疑难疾病折磨的患者,而她一时又无能力辨明病因给予有效施治时,杨素娟就会很痛心,这也激励她去攻坚克难。在临床上,她有一种爱较真、锲而不舍的习惯。有时为解决一个疑难疾病,她查阅古今中外的医疗典籍,废寝忘食,多方求教。不少被认为治不好的疑难危急重病患者,通过她的悉心钻研和科学施治,竟奇迹般地被治愈了。
患者陈梅素,罹患心脏病、类风湿、尿毒症等,饱受折磨,几近绝望,常有轻生的念头。最让其担心的是尿毒症,病情危重,肌肝指标达513毫摩尔/升,尿素氮指标达37毫摩尔/升,尿蛋白4个“+”,红细胞3个“+”,血色素6克。其不愿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四处求医用药均无疗效,全家陷入了极度痛苦中。1998年,她来到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慕名找到了杨素娟,寄希望于中医疗法。杨素娟接诊中真挚热情地和病人沟通,并针对病情不厌其烦地为病人解疑释惑,让其积极配合治疗和合理调养护理。在慎重研究病情、反复斟酌衡量治疗方案后,经过一年多的中医三联疗法治疗,即内服中药、中药煎汤灌肠、中药外敷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经复查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被病人家属称为医疗奇迹。
10年来,该患者一直找杨主任诊治,只要一个电话,无论刮风下雨,不管黑夜白天,杨素娟都会亲自上门治疗。患者的家人称赞杨素娟是“我们全家人健康的保护神”。这种“急病人所急,精心为患者”的敬业仁爱之心让人敬佩,感人肺腑。
刘宝仁患病窦综合征,心率每分38次,伴心慌、胸闷、气短,经常出现晕厥,各大医院都建议他装起搏器。经杨素娟诊治,服用其研制的三参三黄口服液后,患者心率提高到每分58次,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消失。患者发自内心地挥笔写下:“我患‘病窦’身染疾,心率仅有40次。郑州偃师遍寻医,踏破铁鞋无医处。几度住院西医治,‘冠造’‘支架’‘起搏器’。高额费用暂不提,身体重创心忧悸。正处惆怅茫然时,报端偶遇杨医生。‘望闻问切’细诊治,‘三参三黄’巧调理。祖国医学显神威,白衣天使驱顽疾。喜得今日体康健,多谢华佗——杨素娟。有感于杨素娟治愈吾疾,却不沽名,不钓誉,拒纳赠之锦旗。崇敬之意油然而生,顺口数语,以彰其德技双馨。偃师患者:刘保仁。2007年元月。”
患者张某,患心脏病治疗期间,突发带状疱疹,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缠腰蛇”。带状疱疹沿神经分布,疼痛难忍,这种病很棘手,西医常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输液或口服治疗,疗效慢,病程长,并且常常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严重者会引发带状疱疹性脑炎致人死亡。按常规说该病并不属内科疾病治疗范畴,但看到病人痛不欲生的情景,杨素娟十分心疼。她在咨询相关专家,未找到较好治疗方法后,决心自研攻关。她翻阅了大量古籍医书,经过反复地临床实践,摸索出了一套中医中药疗法,即手术与药敷相结合,早期可一次治愈带状疱疹的特效治疗方法。多年来,她使用该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逾百例,疗效颇佳,被曾遭受该顽症折磨的患者赞誉为“神奇医术”,并在群众中广为传颂。
辨证施治
诊必亲为
尽管门诊病人多,但杨素娟从未有过半点马虎,她宁愿自己推迟下班,也要认真接诊每一位患者,望闻问切,一一到位。杨素娟有着良好的医德医风,经常为患者解决困难,热心为患者服务。
有一位患者胸痛两周,曾以“心绞痛”治疗无效,转而找杨素娟求诊。杨素娟细察病情,其疼痛位置偏左下方,沿肋间神经分布,呈灼痛状,进一步检查,发现其左胁部有大量红色丘疹,诊断为“带状疱疹”。因处理及时,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并获痊愈。
一患者因“剧烈腹痛半小时”伴高烧,其血象、淀粉酶、腹透、B超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外科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立即手术治疗。术后患者仍高热不退,腹部仍剧烈疼痛,患者家属意见较大。外科请她会诊,她认真查体并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舌苔黄厚而腻,脉滑数有力,肛诊发现患者有脓血样便,遂按中医的“疫毒痢”施治,开中药3剂,嘱立即煎服。服后高热渐退,2天后复诊,腹痛缓解。
患者张某,有肾小管性酸中毒、周期性麻痹病史,因腹胀满痛、大便五日不解、小便短赤,伴四肢乏力、纳差入院。入院后予以补钾、口服胃肠动力药及保留灌肠等治疗后症状不减。患者痛苦异常,呼吸喘促,烦躁不安。杨素娟为患者检查发现,其舌苔干燥乏津,脉象细数,结合有关检查,杨素娟认为中医治疗有优势,按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辨证属于“肺之燥”,拟“清燥救肺汤”加减予以治疗。患者服药后30分钟即肠鸣矢气,二便通畅,腹胀诸症缓解。患者及其家属啧啧称赞杨素娟的医术高明及中医药的疗效神奇。
德技双馨
真情奉献
悬壶济世,倾注满腔真情。在多年医疗生涯中,杨素娟谨遵“以仁人之心关爱病人,以德技之术服务患者”的操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她始终坚定地认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务求技术精湛,更要有仁者之心,潜心医疗事业,必求医德高尚。数十年来,杨素娟对待病人态度诚恳,服务用心,竭尽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在患者中有口皆碑。
杨素娟经常对科室的其他大夫说,对待病人要有爱心、关心和耐心,把医疗服务做得更细致、更实在;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取信于患者,努力营造和谐医患关系。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春天般的笑容,视患者如亲人,让病者在就诊过程中获得安慰和快乐。不少患者把就诊视为与老朋友交心,有困难愿意找她,有心里话愿意告诉她。偶尔遇到一些态度欠妥的病人,她不但不生气,反而常常替病人开脱:“因为有病需要宣泄,病人没有错。我们是健康人,应该设身处地为其着想,不能与病人争吵。”每次门诊,她都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增加挂号数量,宁愿自已推迟下班也要为病人进行诊治。考虑到病人来医院不容易,她常将上午门诊延至下午1点、下午门诊延至七八点才下班。然而她对病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对不起,让您久等了!”,这使病人倍感温暖。当问及“是什么力量支撑您”时,她总是说:“其实是病人感动了我,病人的信任是对医生最好的回报。”
她看病非常认真,对病人的态度始终亲切和善,不时地与病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为了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疗效,她视病人如朋友、亲人,经常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与外地患者联系,及时指导他们用药及调理。在对患者进行指导的同时,她还特别注意用安慰的语言温暖患者的心,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求医患合作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去年4月20日夜,杨素娟突患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近20次,不得不在急诊室输液。次日,吐泻尚未止,还伴有高热,爱人和孩子劝她在家休息治疗,她却不肯。由于当日已预约20个病人就诊,为了保证病人能得到及时诊治,她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强忍病痛坚持坐诊。看着她左手打着点滴,右手给病人诊脉、开处方。就诊病人和科室职工倍受感动。她却说:“患者预约好的,他们大老远过来找我,我总不能托病耽误给患者治疗吧。”朴素无华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是对工作、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杨素娟所面对的病人中,许多人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她经常为有困难的患者垫付药费,为行动不便的患者送医送药上门。她总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及实际经济情况,尽可能不用贵重药品,而使用价格低廉些的中医中药为其解除痛苦。患者家属甚为感动,称她医德高尚,医术精良,是一位难得的好医生。
春华秋实
馨香满园
2005年,由洛阳市卫生局、洛阳日报社举办的“中原康城杯”洛阳市十佳医生大型群众性评选活动中,杨素娟医生的病友踊跃投票和举荐,使她从全市8千多名医务工作者中脱颖而出,获得“洛阳市十佳医生”这一殊荣。其中颇令人感动的是,一位来自巩义的患者,从百里外亲自送来两张选票;一位年过8旬的离休老干部,用红笔填好他的选票并亲自送到医院,当问他为啥用红笔填写时,老人说:“我妻子、女儿都是副主任医师,都没治好我的病,是杨大夫用中医中药治好了我多年的心脏病,使我活到今天。我认为这样才能表达我的感激之情。”病人的信任和赞誉,是对杨素娟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她工作的支持和鼓励。
杨素娟是医院当之无愧的技术骨干专家,可她却没有架子,十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她知名度高,病员多,业务量大,工作非常辛苦和繁忙,但她对病人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把病人的信任化做工作动力,把无私奉献看作人生的最大幸福。她始终把“大医精诚”和“清正廉洁”奉为座右铭,甘愿清贫,淡泊名利,从不随波逐流。多年来,她拒礼拒吃请不计其数。她的中医就诊率最高,诊疗收入最高,可她从没把这些当做资本去索取。在索取与奉献的天平上,她奉献的砝码总是最重。多年来,杨素娟始终保持着“丹心献歧黄,德技济苍生”的光荣本色,守护着白衣天使的洁白无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于2005年被评为“洛阳市重点学科带头人”,2006荣获“河南省医德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洛阳市卫生系统行风先进个人”,2008年10月12日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于“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称号。
个人简历
杨素娟,女,50岁,1983年五年制中医本科毕业,现任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分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洛阳市医学会重症专科学会委员委员,医疗事故鉴定中医专家组成员。1991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8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4年晋升为主任医师。30多年来,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病人热情周到,对技术精益求精,深受病人的爱戴和好评,连续10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年度考核优秀。2005年度,她被评为洛阳市“十佳医生”,洛阳市重点学科带头人。2006被评为河南省医德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洛阳市卫生系统行风先进个人。2008年10月12日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于“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称号。
杨素娟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教熏陶,自幼聪敏好学,对医道颇具悟性。在几十年的临床医疗工作中,她既醉心于弘扬祖国医学,又博采西方医术之长,医德淳朴,医风高尚,治学严谨,对中医古典医籍有较深入的钻研,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操作水平,经验丰富,善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疑难危急重病,潜心研究心血管及呼吸内科疾病,对冠心病、心绞痛、心梗、急慢性心衰、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等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均有独到的见解。研制出纯中药制剂“三参三黄口服液”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参芪舒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健脾固肾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和认可,并有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杂志及核心期刊。目前主持承担“参芪舒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三参三黄口服液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科研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40篇,并编著专业论著4部,其中编著的《新编临床内科诊疗学》,其为第一主编,由河南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