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因颈椎连日不适,我前往医院针推科作针灸推拿治疗。 问清职业后,大夫呵呵一笑:“职业病啊,刚走了一个文字工作者,30来岁,扎针的时候念叨着要是能换个脖子就好了,那脖子是能换的吗?” 推拿时,大夫善意地提醒:“千万得注意啊,以前得这个病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如今来我这治疗的初中生、高中生多得是!可以说,十个人里头七八个颈椎或腰椎都有毛病,剩下的两三个还是没有症状的。” 以前仅仅听说,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没想到它已经蔓延到了中学生人群中。 而颈椎腰椎病,都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进行性病变,一旦表现出了症状,很难再恢复到病变前的健康状态。那些花朵儿一般的中学生们,或许懵懂之中还意识不到这样的疾病会给今后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到处可见健康栏目。人们似乎对健康已经足够重视了,可“治病”只是健康的一部分,有什么比防病更重要的呢?如果不是人人把防病排在治病的前面,那我们的健康意识永远有加强的必要。 光有健康意识还不够。都知道抽烟不好,可我国每年依然要消费掉几千万箱的香烟;都知道过量饮酒有害,可医院的急诊室照样常来常往着喝得胃出血的人们;都知道锻炼身体的必要性,可早起晨练的都是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妈…… 电影《机器人总动员》描绘出了一幅人类未来的画面:因过度肥胖和缺乏锻炼,人们已失去了行动能力,只能靠一个悬浮的椅子来活动。谁能说这样的场景过于荒诞? 人们肯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工作、娱乐和应酬上,是因为这些事能直接带来收益或快乐。实际上,再没有比健康投资更省钱又划算的投资了。每天只需花上半小时,或只需略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就能带来长长久久的好处。 可惜,多数的人宁要那一时无所顾忌的欢快,也不要那暂时节制或略费力气的健康。健康就像一个好朋友,有它在身边默默关怀时,感觉不到它的重要和必要。它一天天被怠慢,逐渐变得不耐烦,等到有一天,量变形成质变,它终于愤然而去了,我们才意识到它的可贵。这时再想跟它重归于好,恐怕不大容易了——感情的裂缝最难修补,正如健康很难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