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9期第1版
 
2009年第19期第2版
 
2009年第19期第3版
 
2009年第19期第4版
 
 

心灵也要防“未病”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焦虑、抑郁、失眠、人际关系紧张……现实生活中的重重压力,让一些人患上了“情绪感冒”。而今,对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咨询已被百姓所熟知,“上医医未病”,心灵感冒同样是“防”大于“治”。
     “善于把心理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就像一个人有强健的体质一样,对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有更强的免疫力。这种心理保健工作比出问题后再治疗意义更大。
     爱是最好的调节方式。爱越多,恨就越少,人的身心就越不容易失衡。爱情是一种快乐魔法,像抚摸手部、一起泡脚等这样的温馨小细节都能促进美妙的恋情。
     以同龄人的心态跟子女交流。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般有一个问题家庭。亲子矛盾的主导方是父母,父母以“高高在上”的俯视的角度去对待孩子,让子女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便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撒谎、逃学、自闭等行为问题。要想获得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应用孩子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并学会谦和。
      把晚上留给自己。个人成长需要留出时间“与自己独处”,关注自己的内心。自我学习能帮助人获得持续的成就感、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调节法。          (摘自《生命时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