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失眠、人际关系紧张……现实生活中的重重压力,让一些人患上了“情绪感冒”。而今,对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咨询已被百姓所熟知,“上医医未病”,心灵感冒同样是“防”大于“治”。 “善于把心理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就像一个人有强健的体质一样,对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有更强的免疫力。这种心理保健工作比出问题后再治疗意义更大。 爱是最好的调节方式。爱越多,恨就越少,人的身心就越不容易失衡。爱情是一种快乐魔法,像抚摸手部、一起泡脚等这样的温馨小细节都能促进美妙的恋情。 以同龄人的心态跟子女交流。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般有一个问题家庭。亲子矛盾的主导方是父母,父母以“高高在上”的俯视的角度去对待孩子,让子女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便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撒谎、逃学、自闭等行为问题。要想获得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应用孩子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并学会谦和。 把晚上留给自己。个人成长需要留出时间“与自己独处”,关注自己的内心。自我学习能帮助人获得持续的成就感、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调节法。 (摘自《生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