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就像手术刀一样,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我们是否想过,在行医过程中我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姿势都有可能影响患者较为脆弱的心灵呢? 给大家讲几个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一位患者被确诊为肺癌需要化疗,当其得知病情后非常绝望,拒绝接受化疗。医生对他进行了耐心讲解,将化疗的价值、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以及应对方法,和一些临床实例讲述给他。使患者最终被打动,接受化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另外一例就不同了,一位需做放疗的患者,在医生给他摆位置时突觉恶心,便告知医生,医生不假思索地说“那你可能是脑转移了,脑转移的症状就是恶心”,患者为此彻夜难眠,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治疗。 医学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许多国家,“医患沟通”是医科学生的必修课,而我们的医学教育则缺少了一些人文关怀,是到了该补课的时候了。但补课不能只落实在理论上,每位医生都应该自问,作为一名医生你是否在主观愿望上感到必须要补这门课;是否感到自己有责任并且愿意和患者沟通,从而达到合格医生的标准呢? 真正学会沟通,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如果能够做到走近病人,视患者为同胞;将患者作为和我们一样人格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仅仅是关注疾病;尽可能去理解他,用心去聆听,用真诚去交流,相信沟通不会变得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