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9期第1版
 
2009年第19期第2版
 
2009年第19期第3版
 
2009年第19期第4版
 
 

警惕抗过敏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指由于外来的抗原物质与体内特异性抗体结合后由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释放大量过敏介质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器官平滑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强等,临床症状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肠胃炎以及湿疹、荨麻疹、斑疹、丘疹、划痕症、异位性皮炎、风团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皮肤病;严重的还会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冠心病等,以及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2000~3000种,医学文献中记载的接近两万种。抗过敏药物同其他药物一样,也会导致过敏反应,这可能与这些药物中的杂质、污染物、添加剂和特殊代谢产物介导的变态反应有关。 
  由于抗过敏药物常常是用于治疗过敏反应的,所以它们引起的过敏反应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必须提高对抗过敏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警惕性,尤其是过敏性体质患者。
  一旦确诊为抗过敏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则应立即停药,并选用其他种类抗过敏药物治疗。最好不选用同类或与其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以免发生交叉过敏反应。
        (摘自《中国医药报》  王树平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