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医院的候诊区,一位身着白大褂的男医生欲进诊室。有人提醒他:“稍等,里面有一位女患者正在做检查。”那人笑道:“我是医生,医生什么没看过。”说完径直进了诊室。不知正在接受检查的患者见有陌生男医生闯入会有怎样的反应,惊愕?羞涩?不满?无可奈何?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多数医生在欲进办公室时,会文明地轻轻敲门,在获得准许后才开门进去。但到了诊室、医疗区似乎就没有了顾忌,常是很随意地进入。长期以来,在不少医生的思维里存在着“我是医生,医生什么没看过,所以看了你也不必大惊小怪”的逻辑。这一思维习惯忽略了患者的自尊以及保护隐私的需要,使患者不免难堪、尴尬。 “我是医生什么没看过”的言下之意是,患者到了医院,在医生面前既没有害羞的必要,也没有保护尊严的权利。显然,此种行为是有违职业规范与道德的。“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任何一种职业都应该有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尊重。患者来就医,是把对自己疾病诊治的权利交给了医生,但他们同时还有隐私权,有维护自我尊严的权利。医德要求男性医务人员更应注意对女病人的尊重,在给女病人进行检查时,应有护士在场。不能因为“我是医生什么没看过”而擅自进入诊室。一个帘子围起私密的天地,不使患者的身体暴露在没遮没挡的空间,体现的是医学对人的关爱和尊重。医生应该顾及患者的感受,有尊重患者的意识,自觉维护患者的尊严,要做到“慎独”,对职业存有一份敬畏之心。 (摘自《 健康报》 王玉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