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9期第1版
 
2009年第19期第2版
 
2009年第19期第3版
 
2009年第19期第4版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一、辨证治疗
  主穴:皮损局部及与皮损相应之同侧夹脊穴。
  (一)肝经郁热
  诊断要点:疱色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处方:阳陵泉、足临泣、行间、太冲、血海。
  (二)脾虚湿蕴
  诊断要点:疱色淡红,疱液浑浊,疱壁松疏,易于溃破,渗液糜烂;伴纳呆,腹胀便溏;苔黄腻,脉滑数。
  处方: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曲池、血海。
  (三)气滞血瘀
  诊断要点:皮疹消退,局部疼痛难忍;伴烦躁失眠,精神不振,胃纳不佳;舌暗或有瘀点斑;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随病变所在经脉选俞穴。
  二、其他疗法
  耳穴贴压  肺、肝、下屏尖、神门、皮质下。
  皮肤针  取穴:皮损周围及与病灶相应的夹脊穴或背俞穴。方法:重叩刺,以微出血为度。疱疹初起阶段,每天两次,待疼痛减轻疱疹开始吸收时,改为每天1次。
  贴棉灸  以脱脂棉少许,摊开展平如病灶大小的薄片,贴于患部,点燃,急吹其火,使其迅速燃完。然后再换薄棉,如法再灸,如此3-4次,以皮肤潮红为度。亦可先用皮肤针叩刺局部微出血,再施以3~4次贴棉灸,其效更佳。
            (摘自39健康网)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