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杏林情自真 妙手除疾济苍生——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中医药专家庞国明 |
|
本报记者 李 季 通讯员 张彩凤 在古城开封,中医药也和开封历史一样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就在上世纪50年代,河南中医学院成立前后,从开封市抽调的中医药人才多达30多位。从一个城市一次集中抽调这么多中医药人才,在当时的全国并不多见。尽管如此,开封的中医药界仍是名家辈出,庞国明便是其中之一。有着翩翩学者风度的庞国明有一长串骄人的头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中医药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著名糖尿病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管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开封市爱民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首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河南省劳动模范、教授、硕士生导师……然而,庞国明自己最喜欢的却是医生这个最简单不过的称呼,29年的杏林生涯,点点滴滴,无不诠释着他作为医者的责任! 有得辄著 方成大家 1989年,已在开封市中医药界崭露头角的庞国明披挂上阵组创了开封市糖尿病专科医院。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一晃20年过去了,而在庞国明精心呵护下的这棵小苗几经发展,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曾经的开封市糖尿病专科医院作为现在的开封市中医院重点科室,为该院赢得了众多荣誉和效益。开封市中医院——全国十佳糖尿病专科医院、中华中医糖尿病学会副主委单位、全国重点中医专科糖尿病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全国重点专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协作组组长单位;一所集预防、治疗、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糖尿病专业防治机构,一所在全省建科最早、规模最大、诊疗技术全国领先的专科医院,为了群众的健康一直默默奉献着。一个地市级中医院的专科何以能成为河南省糖尿病治疗领域内唯一的全国重点专科,而且是全国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何以能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西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知名医院的糖尿病专科齐头并进?庞国明坦言:点滴汇聚,有得辄著,方成大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就是从点滴做起,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用生命亲近中医药事业,用心血培育中医药事业之花,博采众家之长,推陈出新。一组组数字显示出,近年来,成千上万的糖尿病患者在这里踏上康复之路,其中不乏海外患者。 多年来,庞国明心系患者,志存高远,潜心钻研业务,汲取众家之长,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方面卓有建树,造诣颇深。他撰写的《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思路和方法》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奠定了他在全国糖尿病领域的学术地位。他主持的5项课题分别获省、市科技成果奖;他研究的5项技术获国家专利;曾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60多篇,主编著作100多部,并在卫生部原部长张文康任总编的3000万字的划时代中医巨著《中国中西医专科专病临床大系》中任总策划、执行副总编;策划并出版发行了国内第一套长达400分钟的《糖尿病康复系列科教专题片》光盘,在国内学术界与科普界引起强烈反响。 从根做起 必成大器 庞国明作为开封市中医院的领头人,为了该院的发展,为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可谓呕心沥血。他深爱祖国的中医药事业,深爱医院员工,深爱求医的患者,更深爱能投身于中医药事业的人才。庞国明深知,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人才是根,是使中医药事业之树蓬勃发展的根基。因此,他以过人的胆识和超前的思维,始终坚持患者利益和员工利益“双第一”原则,精心谋划着医院的未来。对于人才培养的魄力,庞国明在开封市卫生界是有口皆碑的。他在开封市卫生系统率先举行隆重的人才工作会议和医院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敢为天下先的举动令人赞叹,他充满底气、掷地有声的动员报告,是在对中医院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调查研究、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庞国明和开封市中医院领导班子经过精心谋划,提出了一整套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医院对人才渴求的愿望打破了以前人事制度死水微澜的局面,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动力、活了……充满活力的医院发展体制在全体职工中激起荡漾不息、奋发向上的滚滚热浪。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开封市卫生事业存在着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重复投资、资源浪费以及资源过剩与资源匮乏矛盾并存等实际问题日益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市卫生事业和中医事业的发展。为此,转变思想观念、大胆改革创新就成为目前发展开封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必由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庞国明勇挑重担,承担了开封市第一中医院与开封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资源整合成立开封市中医院的重任,这是开封市卫生资源整合的一大举措。在开封市政府和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与关心支持下,按预定方案,目前两所医院已顺利实现了资源整合。 庞国明站在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高度,大气的规划出新成立的中医院,按照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目标进行建设,目的是要做大做强开封市中医事业,打造开封乃至豫东地区的龙头中医院,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开封市中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该院以三级甲等中医院为目标的医院建设已全面启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病房楼扩建项目已列为2007年开封市政府要办的十五件实事之一,可望在2009年开封市中医院建院50周年之际,让一个崭新的中医院矗立在豫东大地。中医院“十一五”发展蓝图绘就了辉煌的明天,也谱写着庞国明多彩斑斓的人生! 悉心临证 势成名医 庞国明利用中医药特点将患者被动看病转变为主动防病。近年来他把“治未病”的临床研究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先时治疗做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使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同时,庞国明组织开发了“体检—教育—预防—保健—诊断—治疗—体检—康复”的八位一体环式诊疗链,建立了体检客户资料库,并对其进行动态规范管理,定期开展随访和健康教育,使防病关口前移。仅2006年该中心就体检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职工达40000多人,并对他们进行分类管理,因病施教,并为每个人“量身定制”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方案。 庞国明注重科研,倡导科研,身体力行搞科研,用科研成果造福广大患者。由他主持和参与的“羚羊角塞的研究”等5项课题分别获省、市科技成果奖;“糖尿病脐腰治疗带”等5项技术获国家专利;“双调丸对糖耐量低见的临床研究”等3项省市课题正在研究中;部分成果、专利技术已被推广使用,在全国产生了逾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为促进医院专科专病的发展,他将个人的专利技术引进医院科技开发中,与有关部门合作,成功开发出了SX—I型糖尿病治疗仪等系列专病治疗仪和与之相配套的离子导入液,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他开发的肝病、糖尿病脐腰治疗带、系列内服药均被广泛应用,在中药药理药性的研究和专病专方的开发、中药外治的研究、系列专病治疗仪的研究开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面对鲜花、掌声和诸多的殊荣,庞国明没有陶醉,没有自傲,而是感到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并将之作为动力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