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6期第1版
 
2009年第16期第2版
 
2009年第16期第3版
 
2009年第16期第4版
 
 

平衡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近年来,笔者采用平衡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一、主穴:腰痛穴。
      定位:位于前额正中,人为地划一个“十”字,十字交点即为此穴。
      操作方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取1.5~2寸毫针,持针快速向上星穴方向平刺进针1.5~2寸。具体操作以腰2椎体为基点,腰2椎体以上疼痛者针尖向下平刺,腰2椎体以下者针尖向上平刺;左侧疼痛者取右侧方向平刺,右侧疼痛者取左侧方向平刺。
      针刺特点:以针刺滑车上神经或眶上神经出现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强捻转。
      针感:以局部性、强化性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每天针刺以上穴位1次,每次3~5秒,不留针,5次为一疗程。
      二、配穴:臀痛穴。
      定位:位于肩峰至腋后皱襞连线的中点(或肩贞穴)。
      操作方法: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持针快速刺入,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斜刺2.5~3寸。
      针刺特点:以针刺桡神经或臂外侧皮神经产生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
      针感:以强化性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取穴原则:左右交叉取穴,即左病取右侧臀痛穴,右病取左侧臀痛穴。
      三、辅穴:双侧腰痛穴(奇穴)。
      定位:位于手背,指总伸肌腱的两侧,腕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
      操作方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持针快速刺入,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
      针刺特点:以针刺桡神经或尺神经后手背产生针感为宜。
      针感:以强化性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取穴原则:左右交叉取穴,即左病取右侧穴,右病取左侧穴。
      留针20分钟,其间行强化刺激。
      针灸后嘱患者辅以适当的腰骶部功能锻炼,以促进经气流通,利于瘀血消散,避免遗留后遗症。
      运用平衡针法治疗此病,具有简单易学、操作时间短、起效迅速、恢复较快、费用低廉的优点,适于在野外和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摘自《农村医药报》   王君鳌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