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金镇卫生院改革开放30年成果回顾 □本报记者 戴俊 通讯员 徐韶伟 召陵区万金镇卫生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一个私营联合诊所。经过数十年艰苦创业,现有职工98人,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8人,执业医师22人,卫技人员48人,病床120张,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6个病区,门诊科室齐全,年业务收入突破400万元,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指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保定点、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被卫生部命名为“一级甲等医院”、被省卫生厅命名为“中心卫生院”,先后荣获“老百姓放心医院”等称号;2008年,被漯河市高等专科学校设为乡镇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已成为漯河市乡镇卫生院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记者采访了解到,卫生院从改善就医环境入手,打造花园式医院。近年来,该院先后装修了各科病房和办公楼,组建了漯河市乡镇卫生院一流手术室及供应室;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CE彩超、CR、500毫安双床双管X光机及闭路电视系统,颈颅多普勒、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多功能麻醉机等先进设备;成功开展了乳腺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胃大部分切除术、肝功除甲状腺癌摘除术、前列腺切除术、子宫次全切术、股骨头置换术、椎间盘手术及急危重症的抢救与诊治,有力推进了医院的发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院长胡德甫就提出了“一切围绕病人转,优质服务求发展”的办院理念,致力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服务。近年来,医院注重加强门诊和病房的导诊,导诊人员帮助就诊者解决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行首诊负责制,导诊人员陪同需住院的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并送至病区;实行“三挑一点”,即病人挑医生、挑护士、挑主刀,点名主刀手术医生;挂号、交费、取药实行开放式服务,医务人员与病人实行零距离服务;为方便病人就医,实行“无假日医院”,120免费接送病人,深受群众好评。 “在医疗服务中,要以病人为中心,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在医院管理中,要以职工为中心,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采访中,胡德甫院长对记者说。 为实现“人性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目标,近年来,医院结合医院管理年等活动的开展,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一切围绕病人转,一切围绕一线转,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实行院、科、个人三级质量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了《规范医疗秩序的有关规定》、《术前讨论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特别是2008年年初以来,医院结合“三优一满意”活动的开展,出台了多项便民措施,为群众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门诊住院、手术一条龙服务,积极宣传落实新农合政策,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同时每年选送业务骨干到省市级医院学习进修,医疗质量明显提高,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 “加强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最佳途径,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采访中院长胡德甫说。为构建和谐医患沟通,近年来,该院公开举报电话,专门成立信息科,配备专职人员建设随访机制和病人投诉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注重医患沟通内容、形式,掌握沟通方法、技巧,严格落实告知制度,充分尊重患者,不断听取病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医院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处理反馈,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医疗纠纷明显减少,呈现出医患和谐的良好局面。 “30年来,卫生院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为群众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精诚团结、雷厉风行、务实重干、开拓创新的精神,以‘防保为中心,以妇科、儿科为龙头,内外骨科发展、特色专科建设为重点’的方针,以‘患者至上,信誉第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宗旨,为广大群众健康作出新的贡献。”该院院长胡德甫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