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伟强 通讯员 刘会舟 杨粤)新农合最高封顶线由当前的3万元增至5万元,片医负责制服务点增加20个,积极探索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实施免费婚前检查,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建好十项民生健康工程,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2月6日召开的郑州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传出好消息一串。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秦省出席会议。 ——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 2009年,郑州新农合将做到“三个提高”,即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到97%以上;新农合报销比例在2008年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同时降低报销起付线,并在个别条件允许的县区,探索将商业补充保险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以增强参合农民保障水平。 实施村卫生所建设“亿元工程”,投资近1亿元建设1000所标准化村卫生所;利用国债资金,争取省市支持建设符合条件的县人民医院和中心乡卫生院等项目,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急救车辆,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深入开展“万名医护人员支援农村”活动,加大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实行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大中专学生服务乡村医疗机构优惠等制度,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打造片医负责郑州模式。 2008年6月,郑州市先行在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片医负责制”,使57个社区、42万居民率先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该制度推行近一年来,深受辖区居民欢迎。 今年,郑州市卫生局将在搞好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立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力度,计划再新建、改建15个社会卫生服务中心、6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新增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片医试点工作,并提高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助标准,扩大片医负责制服务范围,争取使中心城区至少140万人拥有片医。 同时,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建立多层面、多部门参加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监督考核考评机制;严格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准入,强化全科培训,广泛开展中医药、博士专家、康复训练、营养膳食、体质监测、养老护老、健康书屋、宣传教育、精神卫生、计划免疫“十进社区”活动,致力打造社区卫生服务片医负责制“郑州模式”。 ——建好十项民生健康工程。 2009年,郑州市将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投入,尽快推进实施免费婚前检查,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以提高人口素质;在医疗机构中尝试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严禁医患双方私自协商赔偿,还将为医务人员买责任险,出现纠纷由保险公司来埋单。 与此同时,着手建好“十项民生健康工程”:开工建设设计床位1000张、总投资4.8亿多元的郑州市妇女儿童医院项目;开工建设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关爱病房楼、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和郑州市卫生监督所公共卫生项目;加快建设利用国债资金投入的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和一批乡镇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道病房楼和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并投入使用;力争立项建设郑州市儿童医院和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迁扩建项目。 ——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 今年郑州市卫生局还将为群众办理“十件实事”:开设“郑州卫生健康大讲堂”,宣传普及推广卫生健康与保健知识;开通“12320”公共卫生服务热线;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片医负责制覆盖面;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年”活动,净化医疗服务市场环境;加快县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巩固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市卫生系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开通“郑州卫生健康服务车”,开展医疗卫生上门服务;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落实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大力推进餐具集中消毒;扩大市免疫规划成果,开展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主题服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