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3期第1版
 
2009年第13期第2版
 
2009年第13期第3版
 
2009年第13期第4版
 
 

社会学专家:幸福指数高不等于就幸福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幸福是什么?恐怕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答案。然而如今,人们偏偏要把它统一标准、数字量化,年年更新幸福指数。有必要吗?有意义吗?
  其实,幸福指数评选本身是件好事。幸福是一种自我主观感受,是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幸福指数的评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从偏重经济利益转向对生活质量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指数的评定是追求内心和谐的开端。
  不过,如今的幸福指数评选确实有点乱,与老百姓一般认为的幸福感也有些错位。俗话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幸福的体验者是每个人,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阶段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总体来说,它源于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和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的综合影响。
  而反观研究者对幸福感的评定,他们通常是沿用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幸福学评价体系,通过对自然环境、交通状况、赚钱机会等12个指标进行客观评价后得出结论。显而易见,这种只注重环境、物质因素的幸福指数,与幸福感本身是有些错位的。
  而且应该承认,幸福指数做得过多过滥与某些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无关联。幸福感之于普通百姓是“鞋子”,吃得好、过得舒心才是真合脚;而对于某些官员而言,可能幸福感的评选更像“外套”,利用这张漂亮的都市名片,有可能会让其加官晋爵。最终的结果无非是,上马众多面子工程,让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便民措施无疾而终。
  所以,幸福指数评评无妨,但数量和频率却要控制一下;或者学学国外,将幸福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看待,多注重人们内心对于幸福的体验。因为归根到底,幸福是什么,还得普通老百姓说了算。
(摘自《生命时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