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3期第1版
 
2009年第13期第2版
 
2009年第13期第3版
 
2009年第13期第4版
 
 

阿昔洛韦 不合理使用致肾损害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于2006年9月和2008年11月,两次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上对阿昔洛韦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通报。通报指出,不合理应用阿昔洛韦会引发急性肾功能损伤。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资料还显示,在63例急性肾功能损害病例中,47例存在不合理使用阿昔洛韦的情况,其中41例为超剂量使用。此外,还与超出规定的适应症用药、药物浓度过高、给药速度过快以及药物配伍不当等因素有关。在停药并经积极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一般不遗留肾功能损害。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阿昔洛韦导致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绝大多数是由不合理和不正确使用引起的。阿昔洛韦说明书上清楚地标明了“大剂量突击性注射,可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因此只要根据阿昔洛韦说明书合理应用此药,并严密监测及纠正用药后出现的问题,患者就会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阿昔洛韦是临床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抗病毒药物。目前新的抗病毒药物还有更昔洛韦、伐昔洛韦、喷昔洛韦等。这些药物在结构上与阿昔洛韦相似,或者在体内代谢成阿昔洛韦后起作用,它们具有与阿昔洛韦相似的副作用。在临床应用时,同样也应注意适应症、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等,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干扰素等生物制剂以及双黄连粉针、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野菊花、贯众、赤芍、丹皮、夏枯草、胡黄连等中药也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在临床合理应用于抗病毒治疗,也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摘自《健康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