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2期第1版
 
2009年第12期第2版
 
2009年第12期第3版
 
2009年第12期第4版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程序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一、脑出血:多有高血压病史,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急性期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等。二、蛛网膜下腔出血:用力、激动等诱因,发病急骤、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少数可伴有颅神经损害及轻瘫等局灶体征。三、脑梗死:多有动脉粥样硬化,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症状可在1~3天内达高峰,可出现头晕、失语、偏瘫,多无明显头痛呕吐。四、脑栓塞:起病急骤,在数秒或数分内症状发展到高峰,常伴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可见症状有偏瘫、失语、局灶性痫性发作等脑功能损伤。
急救程序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有病理性呼吸,严重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有较高误吸危险的昏迷病人,即刻气管插管。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调控血压:卒中后高血压,一般不需紧急治疗。血压过高[26.7~29.3/13.3~16.0千帕(200~220/100~120毫米汞柱),或平均动脉压>17.3千帕(130毫米汞柱)]或过低[收缩压<12.0千帕(<90毫米汞柱)]时,可适当选用降压药或升压药,如舌下含服卡托普利12.5毫克或静脉滴注硝普钠,使血压逐渐调控至21.3/13.3千帕(160/100毫米汞柱)左右。降低颅内压:急性期伴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125毫升,或呋塞米20毫克、地塞米松5毫克静脉滴注,以上药物可配合使用。镇痉:卒中后痫性发作,静脉注射地西泮5~10毫克,可重复使用。
注意事项
  院前应优先处理和转运有症状、体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便在发病后3小时内行溶栓治疗。脑血管意外的病因鉴别往往需要CT确定,院前不宜贸然使用止血药或脑血管扩张药。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担架、救护车力求平稳。转送途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保持气道通畅并吸氧,随时清除呕吐物及吸痰,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迅速送往有CT检查设备的医院。 (李真)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