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地税局 苏童 一想起过年,就非常思念家乡,思念家乡过年的那种气氛,只有感受过那种气氛的人,才能真正感觉到过年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一进入腊月,我们似乎就已能嗅到新年的气息。铺天盖地的大雪下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村庄、田野一片银装素裹,积雪最深时约有一尺左右。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便来到大街上堆雪人打雪仗,大人们则把自己的屋门前扫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一直与另一家的小路接上头,以便于串门。 新年就在人们急切的盼望中翩然而至。婶婶和母亲把蒸馍的面和好,分别放在几个大盆里,然后把盆埋在厚厚的麦秸里,上面再蒙上三四双被子,保证第二天准时蒸馍。蒸馍时,母亲一股脑儿把我们兄妹安置在厨房的屋檐下,我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双手托着下颌,望着屋檐上垂下的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冰凌条子,等着起笼。起笼的时候,大人决不许小孩子说话,生怕得罪“灶王爷”。在揭开蒸笼的刹那间,全家人的脸上一片肃穆。母亲念念有词地祷告一番,然后拿起一个白馍馍供给“灶王爷”。此后,我们便一哄而上抢馍馍,大人们只是站在一边儿哈哈大笑。 渐渐地,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家在房门上贴起了对联。日夜操劳的母亲逐渐更加地忙碌,家里不宽裕,什么东西都不敢买现成的。母亲领着我们在菜市场割了一小块肉回家,洗净、切好,用盐腌起来,到春节时吃。 日历不紧不慢地翻到了腊月二十八。以前,常听年纪大的人念叨:“腊月二十八,满屋飘着香。”果真,就在这一天,我们家的油锅热腾腾地开了。先是炸鲤鱼、炸排骨、炸虾片,紧接着便是炸油条…… 初一的街上热闹极了。姑娘们花枝招展,孩子们欢蹦乱跳,一切都变得单纯而又快乐。接着,是回娘家、走舅家、串姑家、去姨家,一派乐融融的风景。 儿时家乡的人不知道电视机为何物,娃娃们的年夜娱乐活动多半是满街里疯跑。一大群顽皮的娃儿们像喜鹊一般叽叽喳喳叫着,走东家串西家地上蹿下跳。我们把挂挂鞭炮拆开来,一个个放在石碾上,塞到墙缝里,甚至插进牛粪里燃放,并为自己的恶作剧乐得手舞足蹈。 除夕夜里,一定会吃上饺子的。那时人们精神都很好,好多人在除夕夜里整宿不睡。零点一到,各家鞭炮声骤然响起,夜空中火光闪闪。这辞旧迎新的盛大典礼。 当一个个毫无新意的年平淡无奇地走过时,我就越发想念儿时的年味儿,挥不去对家乡的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