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9期第1版
 
2009年第9期第2版
 
2009年第9期第3版
 
2009年第9期第4版
 
2009年第9期第5版
 
2009年第9期第6版
 
2009年第9期第7版
 
2009年第9期第8版
 
 

勇立潮头争一流——记河南省特色专科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集体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刘洁
  这是一个奋进的集体,45年奋斗不息。先进科室、“青年文明号”、重点专科、“临床特色专科”都书写了他们无悔的青春。  
  这是一个创新的集体,点石成金硕果多。全国科学大会贡献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河南省发明展金牌奖、国家专利都印满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这是一个优秀的集体,群英荟萃。屈宝华、齐进兴、邓建中、王献、张殿印等,德技双馨、杏林竞秀。
  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这个奋进创新的优秀集体,45年来,一路风雨一路歌!

异军突起
  
  “神经内科40年来的发展,无不体现在苦干、实干、勇于拼搏这几个字眼上。特别是在医院搬迁期间,神经内科两名医生,既要看门诊,又要在病房值班查房,下了夜班从不休息,不管多累,从没向领导叫过一次苦,为神经内科发展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谈起神经内科的发展,德高望重的主任医师屈宝华感慨道。
  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神经内科在科主任、主任医师领导下,果断决策,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发展自己。他们聘用和借用外院人才,加强科室技术力量建设,通过贷款、集资购置了必要的设备,加速科室发展,贷款6万元购置了神经诊断仪,集资5万元购置了微循环机和氦氖激光治疗机等。改革开放为神经科发展带来机遇,医院配置了有利于该科发展的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如MRI、DSA、CT、TCD等。科内有独立的实验室,除具有常规检验设备外,还有先进的病理设备,可开展脑脊液细胞学,各种神经免疫、凝血项目检查和神经肌肉病理检查等;重症监护病房和成套的重病监护设备,保证了重危病人的有效救护。该科在我省率先开展的LPA,对脑血栓形成前期的预警监测、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放射性脊髓病“两段法加免疫监测”治疗等,均已达国内领先水平。随着科室硬件建设的不断增加完善和新技术研制的开发、引进,科室门诊、住院人数猛速增长,由1990年日门诊量三四十人增至80余人次,每年住院人数由358人增至2500人。病人来源除安阳、濮阳两市外,河南南部、山西东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前来就诊的病人也逐渐增加。目前,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已成为晋冀鲁豫神经疾病治疗中心。
  辛勤耕耘,换来丰硕成果。神经内科现有床位190张,是医院首批重点专科之一。科室人员技术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有正、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9人,形成了“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优势学科群体;建立有脑血管病、癫痫、肌肉病、心理、免疫、痴呆和遗传、病理、康复8个专业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各有专长。
    
硕果压枝
  
  医疗水平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如何使医院科室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关键在于搞好科技,严格管理,积极探索医学事业上的未知数,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做出更多贡献。
  严肃踏实的作风,多留心于临床疾病的观察,潜心思考,勤奋探索,认真总结临床实践的品质,铸就了神经内科临床科研的严谨治学作风。近年来,神经内科先后在全国公开发行刊物和省以上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6篇。科室非常注重开展新项目和科研工作,2001年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协作项目“急性脑梗死早期LPA预警”,是国家973项目的一部分,填补了我省空白;2002年开展的颅内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也填补了我省此项空白。
  神经内科在名誉院长屈宝华,齐进兴、邓建中、王献、张殿印等科主任、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贡献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河南省发明展金牌奖1项,国家专利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5项;发现了慢性气管炎发病与植物神经有关的论点,已被多家公认,并编入了教科书;从脑炎病人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是一项很不容易的事,该科和外院合作,从散发性脑炎病人脑脊液中分离出二株单纯疱疹病毒,方法先进实用,科学性强,对我省各地的病毒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填补了我省在此方面的空白;在放射脊髓病诱发电位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研究方面,近十年国内文献检索无类似报道,专家鉴定认为该研究设计、技术方法合理、先进,有利于放射脊髓病的快速诊断,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研究已达国内外先进水平;研究的“双套管碎吸术治疗脑出血”使脑出血死亡率由原46.7%下降至13.3%,该项目1995年被省科委立项,1998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99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的“双套管碎吸器”获国家专利。
  2000年,受国家卫生部及中华医学会药物评价部委托,神经内科成为定点临床脑血管病药物观察和评价单位,国内癫痫及肌病免疫专家吴逊教授及许贤豪教授分别专程到医院指导神经科开展癫痫和肌病防治以及科研工作。近年来,神经内科又开展了国内外先进的免疫学检查,如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2、6,肿瘤坏死因子,神经肌肉病理等。
  从科室建立至今,神经内科床位使用率均保持在130%左右,年收治病人由1997年的357人到去年的2500多人。业务收入达2000多万元,在全院临床科室创下三个第一,即收治病人数、床位使用率是临床科第一,获科研奖和发表论文第一,经济创收第一。2000年,神经内科获“河南省青年文明号”,2002年被河南省卫生厅授予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基地,2003年2月获得“河南省临床特色专科”。

尽吹和谐风
  
  当前,社会上有一些人以权谋私,以技术谋利,也有少数医务人员在病人痛苦的时候向病人索取钱物,这和白衣战士的称号极不相称的。
  神经科全体医护人员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对这些不良风气进行了抵制,着手狠抓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向雷峰那样,以高度的国家主人翁精神,与不正之风进行坚决斗争。二是狠抓规章制度落实,狠抓服务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要效益,以质量赢得病人信赖。神经内科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和科室狠抓基础,严格管理,抓内涵质量分不开的。
  廉洁行医,冰清玉洁。“患者至上”将神经内科全体职工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以高尚的医德让病人信任,以精湛的医术让病人放心,以良好的服务让病人满意”,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赞誉,仅去年就收到感谢信30多封,锦旗7面,镜匾5块!封封感谢信洋溢着患者的颂扬,声声肺腑言充满着对神经内科良好医风的称赞。
  患者贾某,外伤后癫痫,已昏迷一周,仍发作性全身抽搐,意识呈中度昏迷状态,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入院后,医护人员认真负责,24小时守护在患者身边,吸氧、吸痰、拍背、翻身,控制癫痫抽搐,及时抗感染及其他改善脑功能药物应用,定时帮助病人打饭水鼻饲饮食……在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抽搐逐渐减少、停止,病情日渐好转。尽管患者卧床一个多月,但身上一块红肿的地方也没有。出院时,患者能行走,生活可自理,家属感激得非要请科室医护人员吃饭,但被婉言谢绝。
  救死扶伤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多年来,没有人记得清有多少患者被神经内科从死神那里拉回,重新享受人生的幸福和欢乐。患者对医生的感激之情和真诚的酬谢之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身为人民医生,更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年,一急性脑出血患者张绍群,昏迷偏瘫两天,在当地治疗时病情逐渐加重,后转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科室医务人员立即进行会诊。因患者出血量在50毫升左右,是锥颅碎吸手术适应症,虽到了下班时间,科内两位医生饿着肚子立即给病人做了微创手术,术后患者家属表示感谢,送来200元现金,被医生当场拒绝。类似情况,全科近几年发生了几十次,但医护人员都经再三解释把钱全部退回。患者张绍群出院时已能行走,为了表达对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感谢之情,他的家属亲手制作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医德高尚,医术高超,妙手回春”。
  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正是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勇于拼搏的精神成就了他们今天的辉煌,而今天的辉煌又成为他们迈向新的更大辉煌的起点。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