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9期第1版
 
2009年第9期第2版
 
2009年第9期第3版
 
2009年第9期第4版
 
2009年第9期第5版
 
2009年第9期第6版
 
2009年第9期第7版
 
2009年第9期第8版
 
 

2008,我们这样走过!——孟津县人民医院人的365里路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姬留标 崔冠华
  春节将至,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孟津县人民医院的护士小张怎么也没有想到,星期天休假逛街时,会有这么多的陌生人认识自己无论是卖年货的,还是买年货的,都热情地拉住她,让她“品品手艺”、“尝尝水果”,自己护理过的宋大爷最为热情,非要她“到家里坐坐”。宋大爷说,他和老伴已经决定春节期间一定要到县医院门前放挂大鞭。
  “我们自己也要放挂大鞭”,孟津县人民医院的许多职工们说,2008年,大家齐心协力,用奋进精神成就了又一个丰收之年。
从考验中走过
  对于国人来说,2008年面临的考验太多太多,汶川地震、奥运承办、问题奶粉等重大事件在对国人提出严峻考验的同时,也考量着孟津县医院人的能力和作风,验证着他们的爱心与付出,成就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仿佛如昨,去年春天手足口病疫情流行期间,他们全体动员,经历了自非典以来又一次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他们倾心倾力,疑似病人防控和确诊病人救治双管齐下,保证了“大疫无大险,人员无伤亡”。
  仿佛如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身在病房,心系灾区,在院长郑广庆的带领下,纷纷解囊相助,短短一天多,就捐款1万多元,拳拳爱心令人格外感动。
  仿佛如昨,面对问题奶粉事件突发带来的短期内大批待检婴幼儿,医院立即抽调专业人员,不计报酬,夜以继日,两周内对9000名有食用史的婴幼儿实施免费筛查,并对留院观察的问题奶粉患儿进行免费治疗,为确保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发展中走过
  “激情与喜悦相拥,耕耘与收获同在”,该院院长郑广庆说,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他们以“苍生福祉,百姓为大”为己任,狠抓执行力,促进大发展,门诊病人量达131384人次,增长率为36%;出院病人7375人次,同比增长1500人次;各项业务工作大幅增长,完成局定目标的116%。
  郑广庆院长没有谈到的,还包括:
  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医院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先后添置了彩超、全自动生化仪、血液透析机、胃镜、脑地形图机、生物安全柜等临床急需的医疗设备和器材。
  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除安排人员外出进修和职工内部充电外,2008年,又有9人通过了专业技术执业资格考试,4人取得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资格,11人取得中级职称专业技术资格。全院医务人员德技双修,相继推出了许多具有科室特色的利民、便民新举措,大受群众欢迎。
  内部管理进一步深化。在继续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时,将年度责任目标层层落实,奖惩兑现;强化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落实,增加工作的主动性;院内控感,每会必讲,每天必查,每周考核,每月评价;临床用药,严格按制度执行;6台电脑指纹自动考勤机的投用,让“软考勤”变成了“硬尺子”,“制度管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从感动中走过
  “以前,不了解医院,不了解医务人员。陪护老父亲在这里住了一次院,才真正理解了三优一满意就是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群众满意。医疗行风的大幅转变,让我们大受感动!”孟津县城关乡的赵老三说。
  淳朴的赵老三可能还不知道,新农合住院病人按病历结算制度推行后,医院不断规范完善,报销流程更加快捷。仅去年一年,这里就收治新农合病人3223人次,补助总额达328万元。群众们说:“农民看病报销医护热情服务,合作医疗雪中送炭,帮了咱老百姓的大忙!”
  淳朴的赵老三可能还不知道,在持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三优一满意”活动中,医院每季度突出一个主题开展活动,实行的弹性门诊工作制度,确保了节假日有专家正常应诊。有多少次,在手术室内外,当一个个重症手术病人从死亡线上被全力挽救过来时,医护人员欣慰的笑容和家属们感动的泪水让人哽咽。
  淳朴的赵老三可能还不知道,在“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活动中,医院组织精兵强将深入乡村,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千余名眼病患者免费检查,为300多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不分份内份外,没有一个人推诿扯皮,叫苦叫累。
  淳朴的赵老三可能还不知道,医院要求大家要“少一些空喊,多一些实干;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协助;少一点拖拉,多一点主动;切实为科室着想,切实为患者着想,切实为病人服务”;医院提出“病人满意不满意,关键是在护理;护理服务搞不好,住院病人肯定少”,同志们积极投身服务,既感动了病人,也感动了同事、充实了自己。
从信心中走过
  “今年好于去年,明天好于今天,医院前景无限。”采访中,谈到医院的明天,许多职工都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信心来自机遇,来自支持。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县的大力支持下,医院抢抓机遇,相继完成了传染病区建设、县级血库达标、院前急救升级、疫情网络直报等软基础建设,医疗救护能力大为提高。特别是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在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信心来自理解,来自互信。医院认真落实了行风建设一把手责任制,建立了医德医风档案;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院外监督员督导、评议行风;建立院长接待日制度,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让社会了解了医院,了解了医务工作者,不久前的行风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医院的平均满意度达95%以上。
  信心来自“医改”,来自“内需”。即将出台的医改方案强化了政府责任和投入,强调要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扩大内需建设中,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其中的重点,医院也在积极筹措落实新病房楼建设项目……所有这些,都给职工们带来了信心,为医院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回眸2008,令人振奋,值得骄傲;展望2009,蓝图绘就,充满期待。郑广庆说:“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事关千家万户幸福。随着进一步发展,县医院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更大的福祉!”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