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6期第1版
 
2009年第6期第2版
 
2009年第6期第3版
 
2009年第6期第4版
 
 

中医调治低血压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中医学认为:低血压病以虚为主,发病与心、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表现有气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之别。治疗以益气养阴,温阳升压为原则。实验证明,中药人参、黄芪、附子等具有明显升压作用。方用益气升压汤(人参10克,黄芪50克,灸甘草10克,灸升麻12克)。有阴虚者加麦门冬15克,五味子6克。有阳虚者加炮附子10克。每天1剂,水煎服。也可用生脉口服液或补中益气丸治疗。
    温灸升压法:用灸条一根,点然后在百会穴(头顶正中凹陷处)、神阙穴(脐中处)、分别施灸,让灸条燃烧处停留在穴位上方0.5厘米左右(不致烫伤但有足够热力为度)。每次灸10分钟,每天1次。该法有温阳升压作用,适用于低血压的辅助治疗,对于低血压所引起的晕厥抢救,该法尤佳。
           (周天寒 邓福忠)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