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少飞 通讯员 陈霞 魏枫林
周口市中医院现有职工580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66人,中级技术职称150人。医院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床位360张,下设一个附属肝病专科医院和一个附属电力医院。共设门诊和医技科室47个、病区10个。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
近年来,该院先后荣获“全国示范中医院”、“省级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卫生系统纠风专项治理先进集体”、“全省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度全省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该院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连续三年在省辖市级中医医院管理评价中名列前茅,荣获2006年度全省中医医院管理先进单位、全省中医系统2007年度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河南省副省长、省中医管理局局长等领导曾先后到该院视察,对该院的快速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为此,《医药卫生报》等多家媒体曾给予多次报道。
走访得知,周口市中医院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首先是因为医院有一个好班子、一个好思路、一个好队伍、一个好作风和一个好体制。其次是中医院人身上所独具的五种“气质”:即志气、勇气、正气、豪气和大气。
周口市中医院凭借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加大构建和谐医院的力度,经过艰辛努力,终于使该院从困境中崛起并逐步发展壮大。
靠志气振奋创业精神
医院的老同志至今仍清楚的记得医院的前身——原周口地区中医院的寒酸状况:设备老化,病房陈旧,内、外债累计高达470多万元,前来看病的患者廖若晨星,全院500多名职工的工资经常拖欠。那时,职工思想混乱,业务骨干纷纷外流,虽然是周口市第二大医院,而实际上是一盘散沙,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届领导班子诞生了,上任伊始,他们就立下了“摔跤也要向前跌、誓把旧貌换新颜”的豪迈誓言,并于全院职代会上庄严承诺:不能打翻身仗,新班子就集体辞职! 立志要迎难而上,背水一战,突破困境,一定要闯出一条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新班子上任后,全院迅速开展了“学习先进找差距,抢抓机遇上台阶”的大讨论,同时,院班子领导分头同53个科室、116名同志谈话,明察暗访,吃透情况。历经一个多月时间,终于找准了制约医院发展的症结所在。随后,他们确立了十大工作思路,一是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二是坚持团结、保持稳定、一切向前看;三是讲政治、守纪律;四是讲实干、比奉献;五是突出中医特色,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六是对外讲优势、关门找差距;七是谁砸医院的牌子,就端谁的饭碗;八是在决策上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九是分配政策上不吃大锅饭,不搞大承包,向一线倾斜;十是党委一班人要勤政、廉政。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制定了发展规划,出台了治理整顿措施,选准治理医院的“散、乱、差”等热点问题的突破口,开始了中医院的“二次创业”。
针对职工们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新一届领导班子敢于触及矛盾,雷厉风行地进行解决:一是取缔院内摆放的所有零售摊点;二是将部分科室自行收费改为医院统一管理;三是对劳动服务公司的多头管理改为由院方统一管理;四是加强劳动纪律,对违反者严肃处理;五是请回业务骨干,稳定技术队伍;六是加强正面教育,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整顿,至1996年10月份,中医院的月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到该年年底,使年收入达到了1030万元。
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雄心壮志和真抓实干,使干部职工稳定了情绪,振奋了精神,看到了希望;广大医护人员士气大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靠勇气推进医院改革
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而改革需要毅力和勇气。新一届院党委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决定开全市医疗系统人事改革之先河,顶住压力,冲破阻力,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制度改革。1997年4月,该院首先对全体中层干部和职工实行“全额聘任,竞争上岗”,人事制度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打破了能上不能下的传统观念,营造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氛围,此举,为医院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一批青年骨干脱颖而出,广大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钻研业务的劲头进一步提高。其次是实行分配制度改革,制订奖罚措施。坚持向医疗一线倾斜、向业务骨干倾斜,并根据工作质量认真考评,奖优罚劣。做到人人平等,奖罚分明。对贡献大、表现突出的职工予以奖励,十年中,医院坚持每年在全院进行“共产党员十面旗帜”、“十佳医生”、“十佳护士”评先活动,并给予大力表彰。对连续三年评选出的十名“突出贡献的临床专家”和“雷锋式的好职工”给予重奖。
推行新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勇气。管理就是生产力,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院党委大胆地推行新的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二是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用一流的服务品牌奉献社会。为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轨道,该院首先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文书的书写。做到不漏诊、不误诊,确保疾病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中西医双重诊断、病证结合诊断),每月将检查结果在医院中层领导会上通报,并将检查结果与科室经济收入挂钩。其次,狠抓护理质量,在病房推行整体护理和中医特色护理。第三,加强药品的采购、质量和制剂管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价廉和齐全。三是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创新体系,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该院以急诊、急救为重点,加强急诊科及各病区急救设施建设,努力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药品、器械齐全,实现急诊抢救、会诊迅速到位,做到“绿色通道”畅通,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通过强化基础管理,该院确保了管理规范科学,医疗服务热情周到,医疗质量安全有效。
靠正气赢得社会信赖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该院党委首先从自身做起,自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在该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大型设备和药品采购历年来是医院敏感和热点的话题,该院实行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对药品采购实行公开招标制。为减少弊端,杜绝在购药活动中的不正之风,增加购药工作透明度,从1998年起他们就开始施行了以“五公开”为主要内容的药品采购招标制度,“五公开”即“品名公开”、“产地公开”、“规格公开”、“数量公开”和“价格公开”,每月按计划组织一次招标,由院领导、药剂科、财务科和药事委员会有关人员参加,公开竞争,当场定标;并实行采购、验收、付款三权分离,近几年,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药品招标,有效地杜绝了不正之风。对大型设备的购置,坚持民主评议和民主决策制。在每次引进大型设备之前,院党委都要广泛征求意见,并成立了专门招标组织,坚持民主评议和民主决策制度,确保购置设备的优质低价。另外,该院对大的基建项目如综合制剂楼、家属楼等进入建筑招标市场公开招标。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杜绝了不正之风,同时也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赖。
人才就是兴院之本。该院用政策赢得人才,紧紧依靠拔尖人才和业务骨干以及“用感情感动人,用事业吸引人,用待遇留住人”的优惠政策,使医院的人才建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该院注重抓好专业人员的培训,每年安排30多名人员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学术会议、短期培训、外出进修,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如果把设备和技术比作人的左膀右臂的话,高尚的医德医风就是人的灵魂。院党委提出“谁砸医院牌子,医院就端掉谁的饭碗”。号召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弘扬“十种精神”、“十大理念”,把和谐医院行为规范作为工作准则,在医院营造良好氛围。该院制定了从服务态度到医疗质量、从收费价格到药品质量等21条操作性强的社会承诺服务,切实做到承诺一条,落实一条;坚持每月对病人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半年或一年向社会征求一次意见,确保服务承诺落到实处;该院在医德医风建设活动开展过程中,坚持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药品价格公示、单病种最高限价公示等,公示率达100%;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规范,送交患者签字知情率达100%;严格按照规定采购药品,认真执行价格政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率100%(特殊药品、中药饮片除外),药品、器械、医用耗材等质量合格率100%;建立医师用药、化验、检查合理性分析制度,每月针对药品的销售情况和做医技检查的必要性进行评析,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该院紧紧围绕“看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住一位患者,献一份爱心;做一台手术,出一个精品”的宗旨,积极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服务;“廉洁诚信办院,优质服务为民,把百姓健康放在心里,把病人需求放在第一”这一周口市中医院不变的宗旨,积极开展“五心”、“五声”活动。“五心”即热心、耐心、精心、细心、爱心,“五声”即病人来院有迎客声、遇到病人有问候声、发生误会有道歉声、病人配合有致谢声、病人离院有祝福声。用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程导医、一句祝福、一点建议,使患者在住院期间都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服务。近几年来,该院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病人满意度达到97﹪以上。在全市开展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该院的社会满意度达到99.8﹪,在全市卫生系统名列前茅。现在,在周口市中医院,最让人放心的是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最令人信服的是医务人员的医疗态度和医疗技术,最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是和谐的医患关系。因为该院所有的人员都清楚的知道,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病人的信赖,不用诚信服务善待病人,医院将难以生存。
靠豪气加快事业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该院原有的医疗设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病人需要。为此,该院积极加强设备采购,适应医疗发展需求。在设备添置上,该院坚持高、精、尖的基本原则,相继购置了美国GE公司双层螺旋CT、美国原装磁共振成像系统、直线加速器(X刀放射治疗)、美国阿克松彩色电脑声像仪、美国柯达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美国GE公司多功能数字胃肠机、X线摄影系统、日本原装电子胃镜、电子全结肠镜、胶囊内镜、德国莱卡脑用手术显微镜、关节镜、腹腔镜、宫腔镜、德国WOIF气压弹道碎石仪、美国贝克曼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使该院的设备规模、诊疗水平始终保持全市先进行列。高精尖设备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水平,完善了综合服务功能,使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卫生市场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该院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指导思想,加快专科专病建设,增强医院的竞争力,突出中医特色,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医院发挥龙头科室带头作用,以此突出名牌优势。周口市中医院附属肝病医院是河南省中医管理局评定的省级重点中医专科,是全省惟一被评定为中医特色专科的肝病专科医院。以附属肝病医院为依托,该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中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单位,成为全国16个中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单位之一。中风专科是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骨伤专科,心肺专科是市级重点专科。 其次,建设重点专科,保持领先优势。医院的专科专病建设,呈现出百花争艳的良好局面。现如今,中医院人以自己的胆识和豪气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靠大气成就明日辉煌
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外合作、合资医院纷纷进驻内地,医疗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冲击和竞争,怎样才能保持特色、发挥优势,继续前进呢?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医院一是成立研究室,专门研究国内外医疗卫生领域的新动向,始终瞄准医疗卫生领域的前沿,紧紧跟上时代步伐。二是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狠抓内涵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靠科技兴院,靠特色竞争、靠人才发展。确保医院创造新优势、再上新台阶。三是做大做强,开展三次创业。该院党委高瞻远瞩,以战略眼光跳出医院自身发展的小圈子,确定了第三次创业的总体目标。
目前,一幢建筑面积为2.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为62.7米,总投资8074万元,规划设计床位400张的现代化门诊病房综合楼即将竣工投用。该大楼配备有电梯10部、大型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集中供氧、负压吸引、通信和网络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消防控制系统、广播及有线电视系统等。它的建成和使用将为全市和豫东南广大患者提供全方位、高层次的医疗康复服务,借此契机,该院也将步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相信周口市中医院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有影响、全省有地位、豫东南有名气”的现代化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