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6期第1版
 
2009年第6期第2版
 
2009年第6期第3版
 
2009年第6期第4版
 
 

实实在在的事——叶县村卫生室建设侧记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文安  伟强  王平  治平  刘岩  述明  少飞
    “以前我们看病要到10里以外的乡卫生院,现在村里建起了一个环境整洁、设施齐全、服务规范的卫生所,以后感冒发烧只要到卫生所就可以了。”日前,在叶县常村乡府君庙村采访时,村民李建勋这样对记者说。据了解,目前,叶县已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标准化卫生所的目标,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听民声
    门口左边是健康知识小黑板,右边是新农合报销公示栏,记者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坐落在公路边的常村乡府君庙村卫生所。洁白的墙壁上挂着“新农合补助流程表”、“过敏性休克抢救表”、“传染病登记表”,诊室里诊疗灯、紫外线消毒灯、视力检查表以及体重计一应俱全,诊疗室内粉色被子显得格外温馨。
    “寒冬季节,上年纪的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防止感冒发生……”所长臧普正兴致勃勃地给村民“侃”健康,旁边几个村民,或坐或蹲,听得津津有味。
    叶县副县长白鹏飞告诉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角是农民,而农民的身体健康是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保证。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为突破口,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叶县在进行农村调查时发现,新农合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农民看病经济压力,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原因是:农村医疗条件差,村医技术水平低,农民到城里看病既花费大,又误工误时。农民强烈期盼:身边有信得过、水平高的农村医疗服务!
    为破解这一难题,叶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广泛筹措资金,建设高水平村级卫生所。在这之前,该县90%以上的村卫生所房屋面积小,内部设施和卫生条件不达标,不少村卫生所仅有体温表、听诊器等简陋设备,与新农村建设要求极不相称。2008年6月27日,该县召开了全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室)建设会议,会议下发了《叶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室)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将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如完不成实行一票否决。
聚民智
    “在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过程中,各乡镇充分发挥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推动卫生所建设。”叶县卫生局局长柴宝鑫告诉记者,常村乡利用整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契机,将村卫生所建设纳入其中,并与村委会、党员宣教室、育村室、乡村超市及文化娱乐广场建在一块;水寨乡党委、政府在规划确定各村卫生所时,逐村把关,逐人审查资格,使该乡较早地确定了卫生所的人员与场地,并在建设过程中到各行政村进行技术指导。
    “这是新近搬进来的,原先卫生所在破旧的平房里。”在养丰沟卫生所,该村支部书记刘雪华说,现在的卫生所8间房子,3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房子里药品琳琅满目,患者就诊安静有序。
    在毛洞村卫生所,雪白的墙壁用全封闭隔断间隔成崭新的三间——药房、诊室、治疗室。前来诊所看病的一位村民看到记者,高兴地说:“现在看病比以前方便了,诊所的条件也好了,小病不用出村就看了。”村医阴成耀告诉记者,因为天气冷,早上10点前来看病的人很少。所长杨华泰出诊去了。
    和阴成耀攀谈中间,外面响起了摩托车的声音。阴成耀说八成是所长杨华泰,出门一看果然是他。风尘仆仆的杨华泰把摩托车匆忙一撑,小跑着进屋写出诊记录了。
    摩托车、出诊箱、手机是杨华泰工作的“三件宝”。在与记者聊在兴头上时,他接了个电话,是刘见沟的一位老人让出诊。杨华泰不好意思地告别记者,骑上摩托车一溜烟地去了。
    采访中柴宝鑫告诉记者,为了快速且高质量地完成全县的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叶县县委、县政府先后3次组织县、乡、村有关单位负责人对全县18个乡镇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并排名公布。同时,组织18个乡镇的卫生院院长对全县581个行政村卫生所逐村、逐所观摩验收量化打分,奖优罚劣。截至2008年11月底,该县581个行政村卫生所全部建成,共投入建设资金1747.55万元,其中行政村补助27万元,个人投入657.55万元,其他投入63万元。按政府采购办法,该县还统一为581个行政村卫生所配送健康教育宣传瓷片板、被褥、诊断床、身高体仪、服装、制度板、出诊箱等必须设备。
解民忧
    叶县卫生局副局长王学斌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叶县采取得力措施,不断加大农村卫生所建设,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依托的“三级卫生网络”,使村民不出家门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县卫生局又以县卫生学校为依托,对全县乡村医生进行了集中的专业知识培训,并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选派业务能力强的乡村医生到省、市级大医院进修学习,有效地改善了村医知识结构,提升了村医业务水平,让乡村医生真正成为了村民健康的守护者。
    记者在叶县卫生所采访时,随处可见卫生所公开栏上贴的药价公开表、看病报销清单等。“我看病花费了1300元,政府给我报销了720元。”一位在常村乡卫生院报销医药费的大娘笑得合不拢嘴。据介绍,为方便农民报销医药费,叶县将新农合核算点设在村卫生所,采取一次性结清费用的方式,既方便老百姓看病、报销,又不耽误农活,还能用上正规药品。“只要参加新农合,在村里看病可以直接签单报销,”叶县副县长白鹏飞说,“看病难已成为历史,在村就医已成现实。”
    采访结束时,柴宝鑫感慨地对记者说:“人这一辈子做一件实事就够了,如今我们基本上算是把父老乡亲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了,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啊!”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