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 魏小女 看了贵报12月16日第四版的《绝症》一文,心中感触颇多,特写出来与编辑和其他读者交流。这篇小说反映了我国当下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铁锤之所以患上“另一种绝症”,除了他自己有些脆弱的心里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家里依然穷得叮当响”的现实条件告诉他:他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没有能力去对抗"肝癌晚期"这样的绝症。 “肝癌晚期”这种病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无疑是死亡宣判书。小说中的铁锤阴差阳错遭遇了这场噩耗,但是小说中没有过多描写绝症带给病人身体上的痛苦,却描写了绝望情况下人性的扭曲:社会慈善机构或爱心人士的捐助、政府的医疗救助机制或大病救助机制,在“老实木讷”的铁锤心里或许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概念,他根本不知道向谁求救,他无助了。在善良的本性没有任何的保障的情况下,铁锤“几十年的为人处事原则”崩溃了,他将几十年奉行的善良全部抵押给了这个绝症,选择了孤注一掷式的赌博,“当了大半辈子老好人的铁锤,干起了勒索的行当”,令人震撼,心寒心痛,唏嘘不已。 铁锤真的是一个善良的人,在绝望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庭责任,他要为儿子、为家庭做“最后的贡献”;当他得知自己并没有患上身体上的绝症之后,他明白了,在乡亲们眼里,以前那个勤劳善良、老实木讷的铁锤肯定已经不存在了,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再去面对乡亲们,如何再去面对这个社会,他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医生的不负责任的“误诊”、社会救助机制的不完善,会让一个纯朴善良的人彻底“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该文构思巧妙,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虽为一篇小说,但其反映的问题值得我们更深层次地进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