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岩 通讯员 刘天福 三门峡市卫生监督中心成立于2005年12月。按照“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上台阶,第三年单项工作创先进”的既定思路,三年来该中心围绕“认真学习不松懈,自身建设求实效,规范执法促作风,服务大局做贡献”的工作目标,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弘扬“依法监督、热忱服务、公正文明、廉洁高效”监督文化。认真开展了各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加强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大力整顿医疗市场、开展职业病预防、防止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 加强食品卫生安全 三门峡市卫生监督中心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卫生监督中心着力食品长效监管三个体系建设,即: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农村食品监管体系;完善了“两个机制”,即食品安全评估、预警机制及食品安全执法联动机制;推行了“四项制度”,即: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监督“阳光公示”制度、社会和媒体监督制度、社会投诉举报制度。我们在全市餐饮、学校食堂及食品加工业中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使该市这一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扩大社会影响力 中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各种专项行动的内容及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利用电视、广播、设立咨询台、散发宣传品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各种卫生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卫生常识,提升卫生监督的社会影响力。 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加强宣传和预警。针对餐饮单位使用普通卫生纸替代餐巾纸供消费者使用的行为,及时向全市发布“切不可用卫生纸代替餐巾纸”为题的预警;针对医疗广告泛滥,消费者上当受骗不断的现象,中心发布了“17类医疗广告千万别相信”的预警;为防范食物中毒,根据其季节性及流行特点在当地媒体发布了《选月饼、防三高,谨慎消费保健康》、《购买保健品要慎重》等各类健康消费预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精心策划并组织好卫生监督执法活动的宣传报道,为卫生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宣传与预警,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抵御不法行为的能力和广大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在全市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为有效开展打击食品和医疗市场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市场秩序明显规范 为了加大医疗市场的专项整治力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卫生监督人员以规范医疗市场为目的,以日常监管为基础,以专项整治为重点,以投诉举报为线索,着力加强大案要案查处。一是深入开依法执业教育活动,强化医疗服务机构主要领导的依法执业意识;二是加大对医疗、保健、计生、美容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彻底清理非法“坐堂行医”,打击以义诊、健康咨询为旗号的诊疗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