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5期第1版
 
2009年第5期第2版
 
2009年第5期第3版
 
2009年第5期第4版
 
2009年第5期第5版
 
2009年第5期第6版
 
2009年第5期第7版
 
2009年第5期第8版
 
 

一路耕耘一路歌——浚县人民医院30年发展历程回眸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徐熠 唐河川
    1978年,浚县人民医院拥有职工100多人,其中医师更不足50人,临床科室也仅限内、外、妇、中医、传染病5个科室,病区简陋且不足600平方米,总床位不足100张。而说起“当家”的医疗设备,更只有300毫安、200毫安X光机各1台及显微镜1台,就是这样也在当时当地领先一时了。
    30年的奋斗与拼搏,30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的浚县人民医院已成为设备先进、人才荟萃、建设规范、科室齐全,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综合实力逐年提高,2008年业务总收入突破5300万元。
吹响改革号角  发展新型医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也给医院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由于取消了国家补贴,医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全供”优势,许多医院人感到了生存危机,从而发奋图强,努力工作,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以此维持医院正常运转。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政策因素和医院管理问题,浚县人民医院职工思想浮动,私收费、乱收费严重,患者流失,医院入不敷出,经常发不出工资,发展一度跌至谷底。危急时刻,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招聘县医院院长。时任内科主任的牛青萍面对医院现状,痛心疾首,毅然报名参加竞聘。通过笔试、面试、答辩、考核,牛青萍从几十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率领全院干部职工开始了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勇于发展的奋斗历程。
    牛青萍上任不久,就吹响了医院改革的号角,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本着“以医疗为重点,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前提,以人才为关键,视质量如生命”的办院宗旨,紧扣时代主旋律,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千方百计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加强和谐医院建设,谱写了一曲曲医院建设新篇章。
坚持“五个一”  打造一流医院
    “高度决定思路,目标决定未来。我们就是通过长期坚持‘五个一’工程,来实现打造一流县医院的目标。”话语间,院长牛青萍的目光中充满了坚毅。
    一流的环境。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的发展战略,使医院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干净整洁的住院病房,独立设置、设施齐全的儿科病区,标准规范的NICU,绿草茵茵的病人休闲广场,时尚适用的健身器材,方便就餐的病号食堂,构成了医院和谐、温馨、良好的就医环境。随着管理工作的深入,更加便捷、高效、低价、舒适、靓丽的医疗服务环境将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健康的保障。
    一流的服务。医院一贯坚持“一切围着病人转,优质服务求发展”的方针,开展了系列优质服务活动:开通绿色生命通道,推行医疗服务承诺制和病人选医生制度,从患者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入手,以医院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强医院行风建设,提升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以服务创品质,以质量赢信誉,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医院先后荣获省卫生厅“服务承诺试点先进单位”、鹤壁市“四佳医院”称号,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健康中国、诚信医院”,被授予市“职业道德十佳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等称号,2006年初加入河南消费诚信联盟,并荣获“百姓放心诚信医疗机构”称号。
    一流的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医院始终把人才建设作为医院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来抓。30年来,该院先后培养、引进省内外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120余人,一批中青年医师已成为各个学科的领军人物。医院还坚持人才开发、培养、竞争、监督、激励相结合,为各类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条件和平台,真正做到“让有作为的人有位置,让有创新的人有发展,让有贡献的人有回报”,在医院内部形成了强大合力。
    30年来,医务人员在进修学习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每年除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高校)进修深造外,还开通了“双卫网”、电子图书馆,使医务人员培训学习如虎添翼。电子病历的使用,也使医务人员有了更多时间巡视病房或学习业务。
    医院在严格坚持“三基三严”训练的同时,注重对医护人员的全面培训,每年投入20多万元用于培训专业技术队伍,举办各类专业、专题讲座近30次,开展实践技能培训10余次。通过培训和进修深造,培养出了各学科有较高声誉的人才,为医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一流的技术。医院逐年加大智力投资力度,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仅近5年来,医院就开展新业务113项,获市级科技成果奖4项、县级科技成果奖4项,出版专著40余部,获发明专利3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6篇、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3篇。2005年,医院参加全市急救技术比武,荣获第一名;同年底,代表鹤壁市参加了全省急救技术比武,作为19个参赛队中唯一一个县级医院代表队,夺得院前急救二等奖。医院目前拥有临床医技科室50余个,其中胸外科、神经内科被定为市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儿科、骨科、脑外科、妇产科、心血管科、感染科、眼科、普外科在浚县已成为重点专科,涌现出了刘春江、吴桂章、张天霞、李健民等学科带头人。眼科被省残联定为“白内障复明术定点科室”,医院被新乡医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定为实习医院。
    多年来,医院坚持“以人为本,诚信服务”的宗旨,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紧紧围绕“和谐医院”、“和谐医患关系”这个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以“感动服务”为主题的人性化服务活动,涌现出了袁清兰、史丰玉、常学忠、马俊杰等一大批优秀医务人员,进一步树立了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流的设施与设备。30年来,医院积极筹措资金,想方设法更新医疗设备,完善各种基础设施,现已拥有磁共振、螺旋CT、彩超等高科技医疗设备。并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购买了电子胃镜、1000毫安数字X光机、关节镜、支气管镜、宫腔镜、膀胱镜、气化电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居领先水平的高精医疗设备。近年来,医院又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了病房楼、门诊楼、医技楼,建设了全市一流的供应室、洗衣房及标准化的急诊科、输血科等,为医院发展奠定了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  缔造和谐医院
    “对于文章来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对于医院来说,‘和谐’就是‘文’,只有和谐的医院,才能健康、持续、长久地发展。”院长牛青萍说。
    多年来,浚县人民医院把提高全员素质、打造诚信和谐品牌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从提高全院医护人员思想认识入手,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卫生工作方针,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要求大家从患者最满意的一点一滴做起,从患者最不满意的一言一行改起,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放在工作首位,在全院开展了“诚信在医院、道德伴我行”、争创“廉医、诚信、为民”和“三优一满意”医院活动,开展了争创“和谐平安医院”活动;落实医患沟通制度,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做好宣教工作,注重沟通实效,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让全院职工牢记“八荣八耻”,明辨是非,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和“五大文明行动”活动中,医院还结合工作实际,把落实核心制度作为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的行动标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树先进、树典型、树新风,促进全院各项工作。认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法制教育,使职工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塑造出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全院拾金不昧、为贫困患者捐钱捐物、垫付医疗费、细心照顾“三无”病人等先进人物和事例层出不穷。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和对健康检查的迫切需要,该院利用自身人才、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综合优势,成立了专业体检中心,推出3种针对不同人群的体检套餐。并本着服务社会、造福群众的宗旨,将224元、149元、127元的体检费分别降为120元、95元、70元,为体检者免费提供早餐,受到群众好评。医院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对贫困户、下岗职工等实行医疗优惠服务,现已初步建立起社区服务医疗系统,发放优惠卡8500余张;积极配合新农合工作的开展,推出多种服务新举措,在该院就诊的新农合患者可直接报销医疗费,方便农民就医。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院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医院通过积极开展下乡义诊活动,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密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把下乡义诊与实践“三个代表”和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为广大农村群众带去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好处。
    在医院“纪念改革开放30年座谈会”上,一些老同志回顾医院30年的奋斗历程,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工作了一辈子,在计划经济时代,医院规模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停滞在一个听诊器、一台显微镜、一个简陋的手术室这个点上。改革开放以来,医院建设日新月异,高科技设备应有尽有,有大病做大检查都不用出县,在咱这儿全解决了。这30年的发展真是翻天覆地啊!”
    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院长牛青萍信心十足地说:“为更好地满足当地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力争把县医院品牌做大做强,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浚县人民医院将实施整体搬迁。届时,一座投资1.2亿、占地200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新医院将展现在古城浚县人民面前,一个更健康、更和谐的浚县人民医院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