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5期第1版
 
2009年第5期第2版
 
2009年第5期第3版
 
2009年第5期第4版
 
2009年第5期第5版
 
2009年第5期第6版
 
2009年第5期第7版
 
2009年第5期第8版
 
 

2008年度河南省中医医院管理评价结果显示 内部管理更趋规范 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董文安
    中医医院管理如何?日前,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公布了2008年度全省中医医院管理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全省中医医院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符合中医自身规律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中医药服务总量大幅度增加,质量进一步提高。
    这次评价依照统一部署、分级组织,专家下沉指导、交叉回避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共评价达到二级医院规模的中医医院133家,时间持续1个多月。
执业意识增强  管理更趋规范
    专家们在评价中发现,全省中医医院能够做到及时办理机构、人员、技术准入手续,严格按照核定范围提供医疗服务。其中有96家中医院依法执业评价得分在90分以上,比2007年增加26家,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41家中医医院依法执业得分为满分。因存在违规执业行为受到调查处理的中医院明显减少。
    在内部管理上,多数医院已由被动管理转变到主动管理,管理方式由粗放到精细,管理者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全省中医医院的内涵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核心制度得到较好落实,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得到落实。
    说起中医医院的服务,一些参与评价的专家感触颇深。他们认为,中医药文化的人本思想和大医精诚精神已体现在中医院管理各个方面,融于医疗保健服务的全过程。如,安阳市中医院推行“超越病人期望”的服务理念,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开展“五心”服务,推动医院服务向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质量明显提高  特色优势显现
    之前,省中医管理局对近4年来省医学会涉及中医院医疗事故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医院医疗事故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结果,与专家们在评价中的感受一致。
    在发挥中医药中医特色优势方面,专家们发现,绝大多数医院坚持完善服务功能与突出中医特色并重,专科建设和特色病证管理取得新的进展。在发展中,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安阳市脉管炎医院构建专科、专病、专家、专药的特色体系,形成了独特的专科推动医院快速发展模式。8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3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2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8个省级建设单位建设进度加快。全省中医医院突出中医特色的办院方向进一步明确,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医特色优势发挥的措施,引导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诊疗技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河南省中医院、濮阳市中医院等一批医院采取调整考核方法等措施,引导临床人员增加中医药服务量,在提高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据统计,全省中医医院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饮片收入占中药收入比例与同期相比稳中有升,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通过加强管理,中医医院特色优势淡化的趋势得到进一步扭转。
就医负担减轻  发展态势良好
    专家们在评价中发现,通过加强管理,突出中医药优势,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在物价指数(CPI)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为78.86元,同比下降2.51%;每出院病人平均费用1479.79元,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县级综合医院每出院病人平均费用3000元左右)。
    群众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到中医医院就诊人次出现了较快增长。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省县级以上中医院门急诊量增加63.12%、出院病人量增加23.3%,饮片占中药收入比例同期比提高了2.22个百分点。
问题不容忽视  管理仍需加强
    在评价中,专家们发现,虽然全省各级中医医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科学管理上,少数医院工作被动应付,缺乏前瞻性;制度落实流于形式,医疗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一些医院中医药技术人员比例呈下降趋势,中高级中医药人才依然不足,人才梯队不够合理,具有地域影响的中医药人才匮乏。在中医特色上,一些医院中医执业人员存在过度提供西医医疗服务现象。
    因此,专家建议,要进一步提高对医院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认真查找不足,及时整改,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坚持从落实《河南省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标准》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入手,依靠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确保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