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30年看息县小茴店镇中心卫生院发展历程
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张明波 薛运华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息县小茴店镇中心卫生院不但甩掉了落后的帽子,用创新和发展赢得了职工们的拥护,而且实现了建院以来的历史性转变。
小茴店镇中心卫生院职工们说,30年前的卫生院房屋破旧,年久失修,雨天下雨漏水,阴暗潮湿,大部分为危房险房,院内成猪圈,到处是猪、羊、鸡、鸭。医院医疗设备简陋,唯有一台双目显微镜、几个体温表和听诊器,医院职工仅有11人,年门诊人次不足2000人次,出院人次不足200人。
如今,小茴店镇中心卫生院发生了巨变,从贫穷落后中走出,一举跨入了先进行列,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浩荡东风,靠的是卫生院好的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开拓奋进,现在的小茴店镇中心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2000年,在小茴店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卫生院从旧址搬迁新址,开始“亮丽转身”,院领导多方筹资50多万元建一座96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大楼,2001年利用卫生Ⅷ项目资金建一座住院病房大楼,于2002年10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卫生院自筹资金30多万元购买1台汕头415型B超、六导连心电图机1台、血球分析仪1台、尿电脑1台、肛肠治疗仪1台、救护车1辆等医疗设备。与此同时,管理也实行了内部网络管理,药房、药库,收费实行微机收费,至此,以前的手工操作已成为历史,卫生院的发展步入了新时代。
回首往事,1978年,小茴店镇中心卫生院的业务总收入只有2万多元,固定资产总合计不足1万元。经过10年的发展, 截至2008年11月份,卫生院的业务总收入已达到21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突破200万元,职工人数由1978年的11人(有医师证的只有1人、无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发展到现在已有39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人员29人,大中专毕业学生占全院总人数的90%,临床一线上岗人员100%取得有效资格证书。小茴店镇中心卫生院经过30年来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卫生院的发展历程,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及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几代卫生工作者的追求与梦想。
息县卫生局副局长周国健说:小茴店镇中心卫生院发展到今天,其根本动力就是有一个团结并肩、开拓奋进的领导班子,这个领导班子能带领大家拧成一股绳,从困难中走出来。一位老职工十分感慨地说:医院发展到今天的确来之不易,看看今天的变化,由改革开放前的茅草屋、破瓦房,到现在新建成的门诊综合大楼、住院部大楼,所有的诊室、病房均有冷暖空调,并解决了职工住房问题,每位职工都有一套三室一厅一院的住处,并且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额由卫生院统一解决,院内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使院内花草似锦、绿树成荫,医院的变化让退休老同志赞叹不已,大伙们都说是改革开放为卫生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为进一步推进卫生院的发展,院领导班子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组织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市、县轮流进行培训,实行传帮带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传教给大家,以更好地服务人民。近年来,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如在门诊大厅设有导医导诊服务台,摆放健康教育宣传处方,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和“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等贴心为民服务活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2007年,小茴店镇中心卫生院被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卫生院的病人不断增加,目前病房病床已不够使用,卫生院领导班子在着手发展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资金,计划新征一块地皮,按照病床占用面积建成一座4200平方米的住院部综合大楼,满足全镇及周边乡村住院病人的需求。
小茴店镇中心卫生院经过近30年的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现已进入了一个赶超期,赢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好评。该院2006年被评为信阳市“十佳卫生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市“卫生文明单位”,曾多年被息县卫生局评为卫生先进单位。
小茴店镇中心卫生院已站在新的起点上,全院职工在院长张明波的带领下,乘着时代的东风,奋力实现新时代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