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4期第1版
 
2008年第4期第2版
 
2008年第4期第3版
 
2008年第4期第4版
 
2008年第4期第5版
 
2008年第4期第6版
 
2008年第4期第7版
 
2008年第4期第8版
 
 

5%碳酸氢钠对感染性休克病人有正性作用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被打入“冷宫”长达10年之久的碳酸氢钠抗感染性休克疗法,终于得到了“平反昭雪”。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学研究课题进行的鉴定表明,5%碳酸氢钠对感染性休克病人有正性作用,对临床抢救休克病人有重要意义。
  感染性休克常伴有低血压、低血容量和乳酸性酸中毒,碳酸氢钠具有扩容和纠正酸中毒的双重作用。因此,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使用5%碳酸氢钠是抢救感染性休克的常规方法。1996年以前出版的卫生部统编教材也如此叙述。但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研究发现,非灵长类动物感染性休克模型使用碳酸氢钠可引起负性作用,学术界因此否定了碳酸氢钠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2000年后,国外学者用猕猴研究感染性休克的溶液复苏治疗,报告了灵长类动物感染性休克模型中,使用5%碳酸氢钠为正性作用。
  为了证实灵长目与非灵长目两种动物生理学之间的差别为引起碳酸氢钠作用差别的原因,南京市第二医院方之勋教授领衔的由5家医院医务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将纳入研究的94名早期感染性休克病人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5毫升/千克体重0.9%氯化钠、3.5%氯化钠、5%碳酸氢钠治疗,并对3种晶体溶液进行对比研究,对药物的疗效进行评估。近5年的研究表明,碳酸氢钠在改善病人的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方面,均早于0.9%氯化钠或3.5%氯化钠,证实了5%碳酸氢钠对感染性休克病人有正性作用。这一结论在临床各科休克病人的扩容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自《健康报》   稽旭东  杨丽佳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