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 陈红敏 白惠娟 刘若男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其发生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多见于绝经后妇女。据文献报道,发生于40岁以前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比较少,国内占子宫内膜癌总数的5%~10%,国外占2.5%~5%,但其临床及病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般认为,子宫内膜癌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等),前者与长期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可发生子宫内膜增生,预后较好,而后者与雌激素及内膜增生无关,预后较差。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多为高分化癌,且期别较早,即使有肌层侵犯也很浅,故病理上与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很难区分。因此,对年轻妇女,尤其是对未婚或未育患者,诊断应特别慎重。据文献报道,54例40岁以下妇女,曾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经复查仅59.2%为癌,22例为非典型增生、腺瘤样增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22例非典型增生中,31%误诊为子宫内膜癌。因为年轻患者不典型增生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诊断应特别慎重,必要时可在严密观察下,进行一个阶段的药物保守治疗。 当病理检查难以区分内膜癌与重度不典型增生时,需由有经验的病理学家确诊,在不能排除重度不典型增生时,应考虑孕激素治疗,定期复查,观察疗效。 此外,对于年轻患者是否可以保留卵巢一直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子宫内膜癌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应行卵巢切除术,但对于年轻患者,卵巢功能的丧失将导致严重的绝经期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9例40岁以下患者中,对53%的患者保留了双侧卵巢,似乎对预后并无不良影响。对于年轻的、无高危因素的早期患者,如果卵巢外观正常,在经活检证实卵巢无镜下转移的情况下,或可保留卵巢。这一结论有待研究进一步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