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宏伟 戴俊 通讯员 栾丰年 刘宝霞 张黎明 “我是个老病号,第一次来这里我还不满意,可住院一段时间后,我就决定以后有病哪也不去,还来这里!为啥?因为这里的医生护士特负责,病房干净、暖和,还有电视、电话、开水……住在这里高兴。”日前,在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举办的工休座谈会上,一位70多岁的老人边说边笑。 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院长黄国发、副院长王艳芳、各病区护士长以及部分住院患者和家属。 “我今年70多岁了,也跑了不少医院,可有的医院的医生带搭不理的。”一位70多岁的老人似乎有些激动,“有病来医院不就是想治好病。我为啥来这里?因为这里的医生护士好,住着顺心!”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副院长王艳芳说,“不能光表扬,还要多提意见!” “我是来伺候俺老娘的。老母亲今年93岁了,来的时候啥都不知道,经过医生护士两天两夜的抢救,奇迹般地苏醒了。医生护士姨长姨短地叫我,真是像在家里一样,心里暖和和的。感谢还来不及哩,还能有啥意见?”一位60多岁的大娘激动地说 …… “俺在骨科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已经7年了,效果非常好。现在我的双腿和没得病时没啥两样!”临颍县杜曲镇72岁的朱大爷满脸笑容地说。这是近日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召开的“人工关节置换随访”活动上的一幕。 近年来,该科始终坚持对所有做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随访,随时掌握患者的康复、健康状况,指导患者康复。 这次被请到医院参加特别随访活动的17位老人,都是近几年在该院接受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医院把他们请来进行集中随访,免费为他们拍片检查,并赠送了“人工关节置换知识指南”小册子。这次特别的随访活动中患者连绵不断的称赞声,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医患真情。 不管是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举办的工休座谈会,还是漯河医专二附院骨科的随访活动,无疑都是在医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这种近距离的交流,达到理解、配合、支持、和谐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