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精图治谋发展 春华秋实铸辉煌——漯河市中医院改革开放30年发展纪实 |
|
□本报记者 戴俊 通讯员 孟德阳 前言:1982年,在美丽的沙澧河畔,漯河市中医院正式成立。当时,医院职工仅86人,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70平方米,设门诊、病房17个科室,病床70张,医疗设备仅有200MAX光机、心电图机、A超各一台,年业务收入15万元。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漯河市中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医院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拥有职工400余人,开放病床360张,固定资产5653万元,年业务收入近3000万元,人均业务收入7.1万元,是漯河市唯一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和城市二级甲等中医院。 “咱市中医院的变化太大了,住在10几层的新病房楼里,就像住在宾馆里一样。医生护士热情周到,随叫随到,服务好得叫人无话可说!”在该院内二科病房,一位熟悉中医院历史的病人王大爷由衷地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30年间,漯河市中医院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经历风风雨雨,曾经濒临倒闭的边缘。面对困难和挫折,以刘晓院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确立了“中医特色、中西并重、科技兴院”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中医中药求生存、专科专病求发展、专方专药求振兴”的办院方针,突出“让病人愿意来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成长为动力,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专科专药优势,积极推进外向带动、科技兴院、服务求发展的战略,狠抓医疗质量,加强内涵建设,依靠科学管理,短短几年,医院发生了巨大变化:2007年,16层现代化的新病房大楼投入使用,门诊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列入全国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医院设门诊部、住院部、一分院和针灸推拿保健中心。医院相继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省政府纠风办、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省中医管理局授予“中医医院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两年取得市直卫生系统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全市卫生系统行风评议第一名,院长刘晓先后荣获“河南省纠风工作先进个人”、“省中医工作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医院优秀院长”等荣誉称号。 走进漯河市中医院就能看到,在该院小巧别致的花园西北角,挺立着三棵根深叶茂、生机勃勃的松树,它们就象三支并拢的手指直直地伸向天空。 有人说,这三棵松树的勃勃生机象征着漯河市中医院的蓬勃发展,更有人说,这三棵树喻意着漯河市中医院管理的三个层面——人心的团结、技术的创新与服务的优质。确切地说,团结、创新与服务是漯河市中医院快速推进、卓有成效的管理内核! 团结篇 ——“人的一生就是要干成几件实事,为社会、为人民留下一些值得怀念的东西” “人的一生就是要干成几件实事,为社会、为人民留下一些值得怀念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其中艰辛不足与外人道,但做成了,你会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刘晓院长如是说。 2007年11月29日,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一行到该院视察新病房楼建设。靳克文书记对市中医院新病房楼建设和院领导班子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靳克文书记说:“市中医院新病房楼建设标准高、设计科学、功能完善,中医文化氛围浓厚,实现了中医院的大发展……我们对市中医院的发展充满信心,市中医院的前途充满希望!”省卫生厅副厅长、中医管理局局长夏祖昌和省中医管理局张重刚副局长等在视察中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而在新病房楼项目立项建设之初,医院只有很少的自有资金,许多干部职工都认为,原来的病房楼才建成不到20年,拆掉太可惜,对做这么大的项目都没有信心。 刘晓院长是一个眼光深远的人,他认定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医院才不会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落伍。于是,他几次召开各种层次人员的沟通会议,他说:“许多人都认为,中医院在市里面只是个三流的医院,如果我们止步不前,永远只能是三流的水平。我们只有扩大规模,筑巢引凤,才能使中医院进入市级一流医院的行列。”从而使全院干部职工的思想得以统一,畏难情绪得以排解,工程于2005年8月顺利奠基。在建设过程中,曾多次遇到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都被他和院领导班子一一克服。 采访中刘晓院长的司机告诉记者:“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刘院长每次去郑州都不愿意在那里过夜,有时回到漯河已是半夜。”“刘院长每天到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施工现场看看,在施工过程中,每建成一层,他都要亲自上去查看工程质量和进度。”该院工会主席范伟峰说。 该院职工对刘晓的评价是没有架子、实在厚道!班子成员的感觉是和刘晓在一起干事民主、放得开手脚!刘晓说:“我最怕的是别人不给你说真话,最怕的是没有人给你提反对意见!”在新病房楼建设过程中,病房楼的布局、设计、风格经历了多次修改,参与的有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更有普通职工,刘晓给予每个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他谦虚地说:“其实我就是个统计员,把大家的意见收集上来,分析利弊,然后再决策!” 正是这种诚以待人的人格魅力与虚心纳谏的民主作风,使该院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在这股合力面前,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挡住漯河市中医院人前进的步伐。终于,一座16层的现代化病房楼耸立在漯河沙澧河畔,门诊综合楼改扩建项目也在迅速推进之中,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新型现代化综合医院已展现在漯河人们面前。 “现在的市中医院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服务优良,在这里看病非常舒心、非常方便。”在该院内一科采访时,因患脑病住院的田大娘满意地对记者说。 创新篇 ——“中医中药求特色、中西结合求发展、科技创新求振兴” 人才与创新是漯河市中医院快速崛起的两大法宝,刘晓一贯的发展理念就是“以人才培养带动专科建设,以技术创新形成特色优势,以专科建设造就名院品牌。” 近年来,该院大力实施人才带动、名牌带动战略,相继引进了大外科主任程华东、大内科主任周清、血液病科主任于涛等高级技术人才和学术带头人;每年引进一批研究生、本科和大专院校毕业生;每年选送优秀医务人员外出学习深造,院内学术氛围浓厚,钻研业务、技术创新蔚然成风。脑病科构建中风病专科专病体系,中西医结合,开展CT定位颅脑穿刺抽吸术治疗脑溢血,配合中药进行中风康复期的治疗,在豫中南已初具影响;肛肠科手术治疗各种肛肠疾病,技术一流,独树一帜;血液病科采用髓腔灌注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再障等各种血液病,疗效显著,费用低廉,全国各省市病人纷至沓来;妇产科开展各种高难度妇科手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治疗各种不孕不育症,专科特色尤为突出;针灸科利用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治疗颈椎病、面神经麻痹、腰肌劳损等有其独特疗效,尤其是椎间盘突出的手法复位、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气管炎堪称一绝;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疗效好,时间短,在豫南地区居领先水平…… 一项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一个个名牌专科的打造,使医院的中医特色凸显,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不少患者说:“中医院的技术好,服务优,收费低,在这里看病放心、舒心。” 经过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该院从中医到西医,从内科到外科,从慢性病人到危重病人抢救,从预防保健到康复理疗,已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治疗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医疗需求,专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6年,肛肠科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授予省级重点中医专科,2007年又成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脑病科于2007年被定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2008年血液病科、针灸科被市卫生局命名为市级中医特色专科…… 服务篇 ——“只有心系百姓疾苦、以维护百姓健康为己任,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成为群众心目中的放心医院” “救人再生之德、增辉白衣天使”这是患者黄大爷的老伴程大娘给脑病科送来的镜匾上书写的12个大字,她拉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我老伴前后两次来你们医院治疗,你们帮我服侍病人,治好他的病,却不收我的红包,拒绝我的宴请,我只有送这块匾来表示我的心情,谢谢你们!” 据了解,黄大爷曾在2007年和2008年两次因进展性脑梗塞在该院脑病科住院治疗,家境困难,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帮助病人渡过难关,申明轩主任精心制定诊疗方案,安排人员陪护,经精心救治和护理,使他转危为安。他老伴几次想送红包和请吃饭以表达感激之情,均被医护人员婉言谢绝。这样的事例在该院数不胜数。 “只有心系百姓疾苦、以维护百姓健康为己任,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成为群众心目中的放心医院。”刘晓院长的话掷地有声。 为真正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该院专门成立了病人服务中心,延伸医疗流程,推行“后医疗”模式,医生在病人出院3日内进行回访,服务中心7日内对病人进行回访,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情况。护理推行“1+1”服务模式,全院制定统一的护理方法与流程,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种特色的护理服务措施,实施以来,好评如潮…… 据了解,为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刘晓院长特邀郑州大学一附院护理专家及知名礼仪培训专家徐野利教授等来院进行全员礼仪和服务培训。为真正发现问题、提高服务水平,医院花钱请“市民意调查中心”暗地里对医院进行调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患者对医院行风进行评议,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和患者呼声,并及时整改、反馈……有效地强化了服务意识,密切了医患关系,使“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到了实处。 医院开通“绿色生命通道”,对急危重病人实行一切手续简化,先抢救后交费,同时经常开展急救练兵,配合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做到快速、优质、高效救治急危重病人。2006年初,该院骨科收治了一名遭遇车祸右腿粉碎性骨折的流浪妇女,在长达半年的救治中,医院先后投入近10万元,护理人员每天按时给她买饭喂饭、翻身、擦洗、按摩……使她的身体迅速恢复,医院又通过媒体联系到她的家人,当得知其家庭贫困后,刘晓院长又派出医护小组将她送回远在千里之外的黑龙江老家,用爱心谱写的医者之歌传遍了河南、黑龙江两省。 走过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漯河市中医院被打造成了一柄披荆斩棘的利剑,驱散了人民群众身上的病魔和痛苦,给人们带来了生命的希望!采访中,刘晓院长深有感触的告诉记者:“正是凭借精良的医疗设备、资深的专家群体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医患之间形成了和谐有效的互动,医院获得了很高的社会满意度。今后,医院仍将把培育中医重点专科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将医院打造成漯河及河南一流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