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期第1版
 
2009年第1期第2版
 
2009年第1期第3版
 
2009年第1期第4版
 
2009年第1期第5版
 
2009年第1期第6版
 
2009年第1期第7版
 
2009年第1期第8版
 
 

太极故里杏园勤耕竞风流——温县第二人民医院改革开放30年发展纪实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张土旺
  蜚声中外的太极拳发源地温县,有一家“年轻”的县级医院,她承载着太极拳乡43万人民的厚望,历经10年风雨,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已跨越发展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二级综合医院,在温县医疗行业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跨入了全省同等医院的先进行列。
抚今追昔风光无限 殊荣连连见证辉煌
  温县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84年,前身为温县公费医疗门诊部,1996年更名为温县社会医疗保险医院,1998年7月18日,对该院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医院正式挂牌。2008年7月18日,该院举办了气势恢宏的“辉煌十年暨挂牌十周年”庆典晚会,由此拉开了系列庆祝活动的序幕,使社会各界感受到该院的生机与活力。
  一组组令人惊奇的数字,有力地见证着该院翻天覆地的变化。1997年至2008年,医院职工由110人增至226人,门诊科室由7个发展到20个,固定资产由400万元增长到2125万元,大型设备由基本空白变为50余台件,门诊人次由45000人增至96800人,年业务总收入由326万元增长到1700余万元。
  更有连连殊荣,明示着温县第二人民医院在人们心中的地位。2002年,该院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至今,连续三年被评为焦作市医院管理年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获得河南省、焦作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殊荣;2007年,医院管理年工作受到省卫生厅的表彰......
  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该院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原因何在?“医院一次次跨越式发展,与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关心指导密不可分,与全院职工以改革求发展、以管理增效益、以服务创优势、以医术赢患者密不可分。”院长程振超如是说。
科学管理助推发展 医院文化凝聚人心
  1997年,在医院举步维艰之时,院长程振超等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为使医院各方面工作能齐头并进,程振超带领职工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分两步走、两次创业发展的工作思路。1997年至2005年为第一次创业阶段,医院全面加快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并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从门诊部发展到“二级甲等”医院;2005年至2010年是第二次创业阶段,医院规模要进一步扩大,综合实力要进一步提升,就诊人次、业务量占全县医疗单位的1/4。“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第二步就会实现。”该院一位领导充满信心地说。
  上任之初,程振超对医院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竞聘中层干部;其次医院对全体职工实行人事动态管理,推行全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三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内聘制,建立技术人员准入制和持证上岗制;四是调整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向优秀人才及专业技术性强、风险性高、劳动量大的岗位倾斜。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激活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且为医院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院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和演讲比赛;积极开展争创最佳医生、最佳护士和“四型”党员评比活动;每逢职工生日,院领导都要亲自送上蛋糕、鲜花以示祝福,并通过医院医信通平台送上祝福短信。通过一系列举措,医院的团队精神进一步提高。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院干部职工踊跃捐款4.4万元,特别是老护士长赵立新同志,自购价值2000余元的雨具送往灾区,真正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精神。
科技兴院创一流 依靠特色铸品牌
  “科技决定实力,品牌决定发展。近年来,我院强力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新格局,使医院的品牌越叫越响。”院长程振超对科技兴院的重视溢于言表。
  医院要发展,专科建设是龙头。几年来,该院不断加强重点科室建设,神经外科成为焦作市市级医学特色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成为县级重点医学专科;2007年受到焦作市卫生局的表彰,50余项新技术填补了温县医疗空白。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今年,该院内四病区新开展了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技术,骨科开展了关节镜的应用,儿科、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都相继开展了新业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该院还不断加大医疗设施投入,先后投资800万元购进一批高精尖设备,为医院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医疗管理不断加强。该院各临床科室每月都要召开由院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质量分析会。每周坚持执行业务院长查房制,狠抓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业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科负责人每周深入到病人床边有重点的督查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加强对危重病人和重大手术病人的管理,对重大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讨论和术后查房,保证病人安全。以病历书写质量为重点,狠抓医疗质量,每月组织各科质控医师对归档病历进行认真评比,每半年开展一次病历展评和科室点评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病历书写知识培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每月安排一个学习重点内容,对基本技能不定期进行考核。目前,该院的甲级病历率达94%,“三基三严”培训学习合格率达100%。
实施“无缝隙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006年,焦作市纠风办对该院为缓解群众看病难所采取的措施和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并以简报形式转发全市医疗系统进行推广。其实早在2002年,该院就在焦作市创新提出了“医患沟通”服务理念,把医患沟通和护患沟通以文字形式纳入病历管理内容。近年来,该院又进一步推出“无缝隙沟通”,不仅要求医患、护患之间进行沟通,还要求院领导与职工之间,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各部门之间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与交流,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就医环境。内二病区护士长郑丽芬每天坚持把“一日清单”发放到患者手中,将当天费用向患者解释清楚,直至患者满意签字。一位病人家属高兴地说:“在这里看病,不仅花钱明白,服务更让我们踏实。”
  几年来,该院在坚持搞好承诺服务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在全院开展了“为病人办实事、解难题”活动,全院各科结合自身科室特点,从病人就诊的各个环节入手,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全院开展的无缝隙沟通,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都感受到沟通和信任的氛围。该院每季度在全院开展一次服务标兵评选工作,以典型带动工作,以典型促进发展,进一步在全院营造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出台满意度调查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
  以开展两个活动为契机,加强随访、健康指导、与病人交朋友和护理规范化、人性化服务工作。该院将今年9月份定为“随访健康指导强化月”,医务人员要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到病人家中进行家访并指导患者康复,受到患者赞誉;在10月份又开展了“关心患者,贴近患者,诚信服务”活动月活动;护理系统开展了人性化及规范化服务工作,拉近了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距离。医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密切了医患关系,而且使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办人民满意的医院 做人民放心的医生
  “到医院看病,除了想找一位技术过硬的医生,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费用问题。”一位患者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为此该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病区护士长利用每天下午发放“一日清单”,积极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做到病人及家属都满意。每周财务科长和物价监管员深入到临床各科抽查各项医疗费用,有效杜绝了多收费和重复、分解收费。为减轻患者负担,该院将200多种药品全面降价。还制定了一整套诚信工作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拒绝接受患者或患者亲属各种形式的“红包”、物品和宴请。为解决大处方、滥检查问题,医院由药剂科、医务科牵头,每月对病历、处方进行检查,并对每月使用量在前10位的药品进行分析,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
  倡导人文服务。该院始终倡导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规范了院内的各类标识;在门诊病房设立咨询台,并有专人帮助病人办理出入院手续;护理工作在实行整体化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推行亲情服务等人性化服务模式,护士坚持做到对卧床病人、危重病人实行全方位护理和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该院还先后投资80万元,对环境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使院容院貌焕然一新。
认真落实惠民政策 缓解群众看病贵
  作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健康扶贫工程定点医院和温县红十字医院,该院从1998年开始对贫困户发放优诊卡,共累计发放优诊卡6万余份。凡持优诊卡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均给予床位费减免50%,检查费减免20%的优惠政策。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协作,对全县群众开展了两次乙肝普查,共减免各种费用10余万元。对符合补助条件的参合农民、出院即补率达90%以上。10年来该院共计减免医药费175万元,群众综合满意率达95%以上。
  随着医院不断的发展,从去年底开始,该院住院病人明显增多,床位十分紧张。该院将行政办公用房全部腾出,增加床位55张。为方便候诊群众、解决住院病人家属陪护问题,购置了候诊椅40个、陪护椅30张。医院组织各科业务骨干深入到农村积极开展义诊活动50次,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意识。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实施,不仅使老百姓感到扶贫工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又使医院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
  成绩属于过去,希望始于足下。温县二院人深知肩上的重任,深知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我们要把医院打造成一流的医院,以精湛医术、优质服务、诚信品质回报温县人民。”程振超对医院的发展充满信心。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