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玺 在上一期的“社区卫生”栏目中,开封市社区卫生服务专家组组长陈在民提出,为解决社区人才缺乏问题,不妨探索“院站联合”的模式,充分利用大医院的力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合作,建立密切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其实,这一建议也同样适用于解决双向转诊通道不畅问题。 从2007年8月起,郑州市1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始领办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每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派3名专家,并要求这些下派专家在社区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据11月20日《海峡都市报》报道,福州开始探索由三甲医院、二甲医院承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促使大医院“心甘情愿”地向社区卫生“输血”,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水平不高、设施设备不足、居民信任度低的问题。 郑州和福州的做法,其实都是对“院站联合”模式的探索。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提出要把更多的医疗卫生资源向乡镇、社区、农村倾斜;新医改方案也提出要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但医疗资源的聚集和转移都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在医疗人才的培养上,更需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实行“院站联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合作,建立密切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既可以尽快缩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之间在服务水平和质量上的差距,又可以解决院站之间最核心的利益之争问题,这样,双向转诊问题或许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不管是领办还是承办,都客观上造成了这些公立大医院进一步垄断医疗市场,可能都不是解决社区卫生发展问题的最理想途径,但是,这样的做法也许是尽快解决当前社区卫生发展问题的惟一捷径,值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