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44期第1版
 
2008年第144期第2版
 
2008年第144期第3版
 
2008年第144期第4版
 
 

热血“汇”春秋——安阳市中心血站创新发展15年回眸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张宏德  朱红娟
 15年前,全年供应全血3145780毫升,血浆162700毫升,安阳市中心血站“蹒跚起步”。
 15年间,安阳市中心血站五获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2007年安阳市无偿献血30769人次,献全血29317人次,单采血小板1452人次1728.5个治疗量,临床供血总量近13吨。安阳市中心血站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抗大风、抗大浪、保一方平安的“诺亚方舟”。
 放眼恢宏,15年,是一个高点,但绝不是终点。中心血站人自豪于选择了这份神圣的职业,能够播种着爱心,传递着温暖,守护着一块净土,庇护着一方平安,为人民的用血安全殚精竭虑、无怨无悔,用满腔的热血书写快意人生。

——15年来,无偿献血事业如火如荼
 2007年6月,安阳市中心血站再次荣获国家卫生部、国家红十字总会、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命名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这已经是该血站第五次获此殊荣。安阳市中心血站也因此成为了安阳市唯一一家连续五次摘取国家部级桂冠的医疗卫生单位。
 荣誉是沉甸甸的。它记录了安阳血站人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足迹,更承载了安阳血站人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梦想。
 1993年6月10日,安阳市中心血站正式宣告成立。当时只有30人,全部“家当”只有几张破桌子,旧椅子,“蜷居”在租住的“二旅社”办公。
 1994年3月,在安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下,血液“三统一”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市10余家医疗用血单位由血站供血。
 同年12月29日,安阳市公民无偿献血工作序幕拉开,时任副市长的詹玉荣同志率先献血。安阳市无偿献血工作逐步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997年,安阳市中心血站全年向四县四区供应全血达4907500毫升,血液质量上连续保持了无因输血引起传染病记录。也就是这一年,安阳市中心血站第一次被卫生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1998年10月1日,随着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后,国家输血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安阳市无偿献血工作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血站适应改革形势,实施科学化管理,借东风、抓内涵,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献血法》顺利实施,逐步建立健全了各级献血组织管理网络,落实了工作责任制,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活动,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公民无偿献血的意识不断增强,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壮大,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
 1999年,安阳市再次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2002年起,安阳市取消了政府指令性献血计划,实现了临床医疗用血全部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无偿机采成份献血率100%,农村无偿献血率达60%以上,400毫升采血率达到99%,三次以上献血者达40%,实现了献血队伍稳定化、采血网络化、供血一体化、管理规范化。2003年开始,该市在实现全部无偿献血的基础上,开始由一次献血200毫升向每次献血400毫升转移,由献全血向献成分血转移,献血人群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献血法颁布的十年来,安阳市约有30.8万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无偿献血累计量1000毫升以上者达到2.2万余人,无偿献血占临床医疗用血总量的百分率从1998年的53%,到2002年的100%,且至今保持全部来源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

——15年来,血站发展日新月异
 2007年12月6日,阳光明媚,滑县献血屋门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安阳市第一个县级固定献血屋——滑县献血屋正式开业。
 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献血,最大限度为献血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最大限度为献血者提供舒适的献血环境,安阳市中心血站经多方努力,历经半年多时间积极筹备,投入近50万元在滑县建立了该市第一座县级固定献血屋,这标志着该市临床输血事业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血站发展变化之大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可能也不过分。”安阳市中心血站一位老员工这样告诉记者。
      中心血站的建设发展离不开血站决策者和建设者的心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岁月为一代人的奋斗烙下了印迹。
      1996年3月,安阳市中心血站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新契机,新业务综合大楼开始施工建设。
      1997年9月,一座3500平方米集采集、供应、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大楼拔地而起。该大楼功能齐全,流程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为及时准确有效解决该市临床疑难输血、为血站业务发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拓展输血服务领域提供了良好的用房条件。10月1日,安阳中心血站正式告别租用“二旅社”的楼房,搬进新业务楼办公,中心血站的发展又掀开新的一页。
 2002年11月,安阳市中心血站顺利通过中国方圆标志认证中心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血站在规范化管理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2004年6月14日,安阳市中心血站投资30万元在市区市政广场建成了该市第一个“爱心献血屋”。该献血屋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雅,让献血者能够在献血工程中感受到安全、卫生、便利的文明服务。
      ……  ……
      记者走进献血大厅,顿觉眼前一亮,宽敞明亮的大厅,整洁舒适的环境,工作人员正在耐心细致指导捐血者填写《无偿献血健康征询表》,和蔼可亲地回答捐血者的咨询,令人感受到充满温馨和爱心的氛围。
      翻天覆地慨而慷,如今的中心血站早已出落成了“美丽的天鹅”。为适应采供血工作的需要,血站先后购置了血液安全筛查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低温离心机、血细胞分离机、血细胞计数仪,-50度速冻冰箱、2台采血车等大型仪器设备20余台件,还投资30余万元购置微机27台,建立了微机管理网络,使采供血工作及行政、财务等全面实行了微机管理。
      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琳琅满目,为及时准确有效解决临床疑难输血及用血安全问题提供强有力保障。血站现有固定资产达2300万元,拥有2辆流动采血车,2个固定献血屋(市级、县级),万元以上技术精良的先进设备有100余台(套)。

——15年来,输血科研成绩斐然
 建站伊始,安阳市中心血站就推广成分输血,为临床提供红细胞类、血浆类、血小板类、冷沉淀类四大类20余种血制品。
 为了保证成分血的供应,提高制备质量,血站随后又购进了先进的血浆病毒灭活柜、大容量低温离心机、低温操作台、低温滤柜、全自动红细胞处理仪,有效地确保了成分血的质量。
 2002年,安阳市中心血站实现机采血小板代替手工血小板,是成份血制备工艺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为临床提供纯度高、输注效果明显的血小板,深受欢迎。
 2004年5月,安阳市中心血站引进“血液白细胞去除”新技术,连续开展冰冻、解冻红细胞成份制备技术,标志着该市的输血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5年7月安阳市中心血站开展了血浆病毒灭活,避免“窗口期”或无法检测的病毒给用血患者造成威胁,实现输注血液更安全,降低输血风险的目标。
 在推行成分输血的同时,血站还进行输血科研工作。2001年7月,安阳市中心血站和安阳地区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合作,利用CS—3000pus白细胞分离机,成功为一白血病患者实施了白细胞去除单采术,填补了安阳市的一项医疗技术空白。2002年3月,血站利用“全自动血液分离机”,配合临床医疗单位,成功对一位肿瘤患者进行干细胞外周血液采集,通过对患者自身血液进行循环分离,成功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干细胞采集数值达到临床预期效果。经回访,该患者愈后良好,受到医患双方一致好评。
 近几年,安阳市中心血站在省级以上杂志共发表论文37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2002年12月,中心血站“血液库存时间及献血次数与红细胞内肌酸含量关系” 的研究科研成果被安阳市政府授予“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12月,安阳市政府对血站“酶法测定红细胞内肌酸的方法学研究”授予“2004年度安阳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8年5月,安阳市委、市政府授予中心血站安阳市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
——15年来,血液安全重于泰山
 血液安全,重如泰山。安阳市中心血站一直以来,始终严格按照《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认真执行国家关于采供血各项操作规程,把血液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建立健全覆盖县(市)区的采供血和相关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临床医疗安全用血。
 安阳市中心血站建站不久便单独设立了质控科,全面对采供血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他们实行全员性的全面质量管理,对每道工序的承办者,都以个人编号印章为据,调动每个人的责任感。1995年,血站即开始对献血者开展艾滋病检测工作,并逐步建立艾滋病初筛检测实验室,2002年,血站首批通过了安阳市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考核验收,2005年再次顺利通过安阳市卫生局对艾滋病初筛检测实验室考核验收,并在年度评审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血液质量的计算机控制与管理,2000年,安阳市中心血站引进了唐山微机管理网络,Modern血站管理软件系统正式运行。实现站内信息共享,大大减少了人为差错,保证了血液质量的安全可靠。
 2004年,为提高全市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血站与临床输血的信息沟通,完善全市输血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安全输血和合理用血,安阳市中心血站投资22万元,在5家县级血库及4家市医疗机构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借助现代信息网络传输管理技术手段,构建快捷、灵敏、安全、高效、互动的血液远程信息管理系统,为医院提供安全、实时的数据服务,建立了用血管理电子网络化平台,实现血液质量的全程跟踪监控和管理。
 2006年,卫生部颁布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为全面加强和规范血站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体系。
 安阳市中心血站紧抓契机,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他们针对新的《血站管理办法》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补充和完善了体系文件,规范了采供血工作,保证了血液的质量;定期组织进行内部评审,迎接外部审核,对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及时纠正,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时改进,促进了体系的良性运转;又加强了日常监督考核,规范了日常工作行为。同时,他们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设立了设备科,明确专人负责管理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及时对设备保养、维修,投资近395万元购置了低温操作台、生物安全柜、大型离心机、送血冷藏箱、三洋储血冰箱、试剂冰箱、速冻机、血球计数仪、生化分析仪、消毒设备、热合机、低温冰箱、超低温冰箱、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并按时对仪器设备进行强检。
 科学的管理制度,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了血液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顺利实施。15年来,安阳市中心血站未出现一次质量问题,无一例输血纠纷发生。安阳市中心血站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表明,他们一定能严把血液质量关,真正做到让用者放心,让老百姓满意。
 记者感言:
 中心血站,15年,弹指一挥间。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几多艰辛,几多收获。
 忘不了那“二旅社”的破桌椅,忘不了那“乔迁”的欣喜,更忘不了那“献血屋”前鼎沸的人群……
 这些都将定格在时间的相册中。
 “创业的艰辛促使我们快速成长,成功的喜悦激励我们高歌前行,光明的未来吸引我们奋勇前进。我们坚信,在市卫生局的正确指引下,‘中心血站号’必将乘风破浪济沧海,云帆直上谱新篇……”面对未来,张相国站长信心十足。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