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非法健康讲座的气焰近几年甚是嚣张,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无奈的现象:一边是媒体上对非法健康讲座大量篇幅的报道与痛斥,一边是骗子明目张胆地打着“健康”、“公益性”的大旗,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忽悠”进他们的腰包。而且,中骗子招的,多是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年人。他们被骗走的,或许是自己后半生的养老金。这就使骗子的嘴脸更加显得可恶。 然而,仔细推敲这些骗局,不难发现,骗子们非常善于心理战术,他们敏锐地发现了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并看清了其中蕴藏着的“市场”。至于开办讲座或是举办义诊、打什么旗号喊什么口号,万变也不离“抓住对健康知识需求”这一个宗旨。 著名财经小说作家梁凤仪说过:“健康好比数字1,事业、家庭、地位、钱财是0。有了1,后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反之,则一切皆无。”如今,健康的重要性,日益深入人心,老百姓在健康上的投资比例也日益上升。老年人对健康尤为关注,但也恰恰是健康知识最为薄弱的群体,同时也是饱受各种疾病侵扰的群体。对自身的健康,他们掌握的知识不足以给他们一个清楚认识,所以他们就希望能有其他的渠道,来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健康。不法分子钻的就是这个空子。 因此,若想杜绝非法健康讲座骗人骗钱,最根本的也许还是满足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医疗卫生部门,不仅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还应该是群众健康的守护者。卫生部门应重视健康教育宣传这一职责。卫生监督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以及医疗部门,如果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群众努力传播健康知识,随着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这样靠忽悠混饭吃的“健康骗子”,自然就失掉了其饭碗。 健康知识的普及,不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责任。接受讯息较便捷的年轻人,不妨就健康知识方面多与父母交流,形成一个“全民健康大联动”。知识就是力量,掌握了健康知识,就拥有了打开健康之门的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