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健康讲座是正规医疗机构开展的一种正规、特殊的医疗活动,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原本纯洁的词汇被蒙上了一层“非法”的灰色,一大批利欲熏心的人,打着健康讲座的幌子,行坑蒙拐骗之实。如今,一提到“健康讲座”,许多人会下意识地联想到骗子的非法行为。要想不涉骗局,就要有双能识破骗子惯用伎俩的“慧眼”;要想让“健康讲座”摆脱非法之扰,就需卫生监督执法等部门的不懈努力。
面对非法健康讲座——让双眼不再朦胧
本报记者 李季 戴俊 张晓华 张治平 通讯员 闫松强 胡小红
春节临近 非法健康讲座抬头
春节临近,一些医药公司打着“义诊”、“专家讲座”、“免费赠药”等旗号迷惑中老年人的现象又有所抬头。
不久前,开封市卫生监督所接到一名老年人的举报电话,老人很气愤地说在金明池大酒店会议室有一班人正在利用看病、开会等方式,骗老年人买东西。接到电话,卫生监督人员立即出动,直奔会场。在会议现场,执法人员看到悬挂着“中华医学会茶色素医学成果报告会”的横幅。整个会场聚集着近百名在听课或接受检查的老人,9名穿白大褂的人员正煞有介事地为老人们测血压和血糖,并让老人们填写赠送活动报名审核表且要留下真实电话。执法人员控制现场后,活动组织者王玮交待,他是做药品宣传的,讲课的“讲师”是每小时80元临时招聘的人员。
现场的老人听后群情激奋,指责不良商家的丑恶行径。
安阳市卫生监督中心日前也接举报称,有人在该市飞鹰大酒店借科普名义推销保健品进行非法行医。通过现场检查和调查取证,执法人员发现该行医点为安阳文峰区宏达无糖食品店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租用安阳飞鹰大酒店10楼会议室,以召开“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科普联谊会”名义举办糖尿病科普讲座,同时还聘请了几个现场不能提供医师执业证书的“大夫”,用MDI酸碱体质测试仪等医疗器械,为前来听讲的群众现场进行酸碱体质测定,并根据“检查结果”,向“患者”推荐具有“良好治疗作用”的“康源甲壳素”保健食品。
执法人员现场调查发现,该行医点无合法手续,属非法行医,于是当场依法取缔。
非法健康讲座的“障眼法”
健康讲座是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咨询服务的非商业性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单位不得在健康讲座活动中推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产品或从事相关广告宣传等商业活动。医院要开展健康讲座,需到县以及县以上卫生局备案,取得健康讲座备案批准后才可以开展。
非法健康讲座则是打着“健康讲座”名义搞保健食品、保健品和理疗器械推销的非法活动。
据漯河市卫生监督所所长陈延凤介绍,非法健康讲座一般有以下几种常用伎俩:一是营造活动开展时的“市场”氛围,通过电台和电视台进行普遍宣传;二是拟定活动名称,尤其是杜撰一些消费者所关注的、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紧迫感的、名头比较大活动名称,如“糖尿病免费普查行动”、“心脑血管国家工程”、“妇联关心女性健康行动”等;三是大多选择双休日或节假日,寻找一些场所宽敞,便于人员集中、交通方便且相对隐秘的宾馆或者单位的会议厅;四是一般情况是临时聘用一些外地的“医生”或能说会道的人,现场冒充“医学专家”忽悠宣传,而且宣传的最终落脚点不会离开销售的保健食品、保健品和理疗器械;五是采用上门服务,先用后买的形式,达到销售保健食品、保健品和理疗器械的目的。
因为非法健康讲座主要针对老年人,所以,骗子们还专门有骗取老年患者信任的手段:首先是绝不谈钱。一开始是向群众散发宣传单,并强调用的是国际先进仪器,而且是免费的,到大医院去要花费几百元;或者说,我们的产品确实是药品而且是新药,但药品批号申请需要好几年时间,这个药治愈了多少多少患者,买药还是要看疗效,不要只盯着批号。再就是采取先用后买等方式,赠用一两天的药,用后感觉有效再买,以消除老人的戒备心。等大家真正购买时,他们会告知,达到实际效果需要3~4个疗程的药,诱导患者多买。等大家服用2~3个疗程发现没有效果时,他们往往已杳无音信。
预防执法显成效
对执法部门来说,打击非法健康讲座最难的一点,就是非法健康讲座流动性太大。如果群众没有及时举报,或者执法部门在接举报后到场速度不够快,不法分子得逞后就很难再觅得其踪迹。
针对在长期执法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在“猫鼠斗争”中“老鼠”更具的狡猾和隐蔽性,开封市卫生监督所采取一系列预防性执法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11月29日是周六,在开封市富辰小区里两位身着制服的卫生执法人员正在社区的活动室里为老年人讲解保健品骗购的手法。不少老年人边听边对照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一些曾经被骗的老年人现身说法,提醒朋友们别再受骗;那些曾经历过骗局但未上当的老年人庆幸不已。在感谢声中,执法人员将赶赴下一个社区进行法律宣讲。与此同时,另一组卫生执法人员开着车奔波于开封市各大酒店和商务会馆的会议室间,看这些会议室是否被包用,是否有非法诊疗和推销保健品或药品的活动。一旦发现,执法人员将立即开展现场监督执法,确保消费者不受欺骗。
“这是我们卫生执法关口前移的具体表现。”开封市卫生监督所医疗监督科科长李强向记者介绍,“已经半年时间我们假日没有休息了。现在不良商家就是利用假日执法空挡钻空子,我们这样做就是堵漏洞。”据记者了解,开封市卫生监督所的措施还不止这些在媒体、网站公布监督电话,全天候接受举报投诉;与酒店、商务会馆接洽,提醒他们不给不法分子提供行骗场地;与公安部门联系,形成联动打击大型行骗活动等,有效避免了患者因受骗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健康危害。
开封市卫生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预防性卫生执法是开封市卫生监督的一项新的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现在已经初步形成社会群众与执法人员共同监督的联动局面。快速反应机制树立了卫生执法人在群众中的执法威信,大规模的普法教育和宣传活动使维权意识深入人心,机动灵活的巡查制度确保了“打非”行动不留死角。
漯河市卫生监督所也采用“防患于未然”的方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醒群众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加强对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并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大胆举报,凡发现一起打击一起。
卫生监督部门也提醒群众,药品和医疗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服务,以“健康讲座”、“专家义诊”为诱饵高价销售“药品”并夸大其疗效、鼓吹治愈率高等误导消费者的宣传均属非法行为,请患者一定到正规合法的医院、药店买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给自己的生命多一份保障。卫生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欺诈消费者的非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