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42期第1版
 
2008年第142期第2版
 
2008年第142期第3版
 
2008年第142期第4版
 
 

可贵的制度创新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王守振
    日前,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工作现场会。2008年,全省15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新农合制度,参合农民达到7280.20万。截至11月底,今年累计补偿医疗费用49.61亿元,享受合作医疗补偿的参合农民3379.8万人次,其中1801名参合农民领到了3万元的补偿。这是一组巨大的数字,也彰显出巨大的民心工程,在减免农业税、农村中小学生“两免一补”等一系列民心工程中,新农合首屈一指!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减轻了广大农民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让农民真心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和让广大农民兄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3000多万农民的直接受益和所有参合农民的间接受益,增强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起了亲民、爱民、为民的政府形象,极大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结果,更是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躬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结果。特别是各级卫生部门,在加强内部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他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制度创新,使新农合不仅运行平稳,而且还以其有效的创新和探索,引领了这一政策日趋完美,臻于完善。
    实行单病种限价管理,切实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就医负担。新农合管理人员,勇于实践,对某一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入院标准等关键指标,进行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规范治疗路径,不仅促进了医疗机构的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也有效遏制了部分医务人员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的不良行为,同时也成功引导了参合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一般疾病解决在乡镇卫生院”的就医取向,从而让参合农民最大限度的得到实惠。
    部分市、县探索出在外出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北京、江苏、深圳、郑州等地选定70家医院设立农民工定点医院,实现了外出农民工就地参合、就地就诊、就地报销的愿望,不但方便了农民工的就医,也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新农合这一惠民政策全方位、无死角,泽及每个农民兄弟。
    针对农村卫生人才缺乏的状况,制定实施了省、市医院定点帮扶中心乡卫生院和农村卫生人员免费到省级医院进修的制度,努力为乡镇培养留得住、静下来、群众信得过、自己有作为的当地“名医”,使农民群众就近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部分县、区实行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办法,统筹使用和管理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极大的盘活了乡镇卫生院和遍布各村组的村医资源,特别是由省市县联合出资已经在11186个行政村建设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为给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
    针对多数地方没有乡级新农合监管人员,监管力量薄弱,省政府在各级财政编制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每个乡镇配备2名专职新农合监督管理人员,有效解决了多数乡镇新农合工作管办不分的问题,监管人员将通过日常检查指导和不定期督查,督促各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新农合报销基本药物目录和基本诊疗项目目录,确保合理收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新农合资金全部用到农民身上。
    此外,我省在新农合的实施与管理上,还实行了诸如“一卡通”就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对住院病人实行直补等等,都是有效的制度创新,确保了惠民政策的全方位落实,确保了所有参合农民的得实惠、真受益,也确保了这一政策强大的生命活力。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