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两个多月了,以前我住在七楼,上楼时总要歇好几次,现在可以一口气上去了,冠心病也不发作了……”这些内容来自一份被查处的名叫《汴城医讯》的“黑报纸”。像这样的“报纸”欺骗了很多患者。 据了解,这些“黑报纸”都是未经批准而发行的出版物。内容多是向市民推荐保健药品,只有联系电话,没有单位名称和地址,并且缺少合法的刊号标识。记者看到《汴城医讯》报头下方只有“内部学习资料”几个黑字,相应的出版单位、刊号都没有。整张报纸围绕某种药品的奇特功效展开,宣传话语相当动人。但是这类“黑报纸”的最大疑点就是只留有订购电话,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有关公司名称及地址,也没有印刷部门信息。 据了解,这类报纸没有经过批准而发行,宣传的内容与消息来源很值得推敲。并且,因为只有电话,没有地址和单位,其产品推销出去,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出现由于服用该类药品引发的其他问题,消费者无法维权,最终受损害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本报记者 李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