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40期第1版
 
2008年第140期第2版
 
2008年第140期第3版
 
2008年第140期第4版
 
 

三驾马车“保驾”农民健康——信阳市平桥区打造农村医疗卫生新体系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李伟强 通讯员 刘国启 余涛
  一边是大医院人满为患,一边是小医院门可罗雀,面对这一现状,信阳市平桥区在探索建立农村村镇医疗卫生服务和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两大平台”的道路上不断创新,通过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配套制度和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引导城乡居民选择医疗服务机构向基层倾斜,有效缓解了百姓“看病难”问题。
  走进信阳市平桥区肖王乡新店村新开业的村卫生所,120平方米的宽敞诊所里,4张铺着粉色床单的崭新病床透着一股暖意。卫生所负责人钟官平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把村级卫生所建设列为‘十件惠民实事’之一,为我们建起了全新的村卫生所,以前乡亲们有病,大病就进城上医院,小病使偏方挨着过,很少去诊所。现在村医通过培训水平提高了,又有标准化卫生所,看病还能报销,以后乡亲们看病再也不用犯愁了。”
  在新店村村卫生所,李女士正躺在干净整洁的病房里输液。李女士是新店村村民,家里离卫生所只有两三里地,她以前有个头疼感冒的,都是找钟官平看。
  与以往不同的是,钟官平的卫生室以前设在家里,只有两间简陋、狭窄的房子,看病、打针、开药都在一间屋子里。如今,他的卫生室已搬到交通方便的“村村通”道路旁。
  信阳市平桥区区委书记张明春告诉记者,“坚持政府主导,多渠道支持”是该区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创新之举。一方面集中精力为村所建设进行资金上的倾力支持,区财政在年初预算中列出800万元作为村卫生所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按照每所3万元并配备1万元设备的标准以奖代补,大力引导扶持村所建设。同时,各乡镇党委政府通过采取村委会出资、村医筹资、“以奖代补”奖励等形式,有效的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推动了工程进度。此外,大批外出成功人士也纷纷慷慨解囊,积极支持卫生所建设,为缓解建设资金问题做出贡献。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建成村、乡、区三级医疗保障网,让每一个群众有病随时能看,都看得起病。”“建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是简单选择一个机构,建一个卫生所,而是建立一种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持续为百姓提供公益性卫生服务的新机制。”信阳市平桥区区长王继军说。
  通过对全区所有的村卫生所进行全面规划,聘请专家统一设计村卫生所模式,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平方米、五室分开、功能齐全的村卫生所,美观大方、经济实用、规格超前,院内绿化、硬化、美化、亮化一应俱全,切实彰显了人性化的理念。
  2008年4月27日,信阳市平桥区王岗乡梨园村卫生所隆重举行了奠基仪式,打响了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的第一枪。此后,村卫生所建设在全区的216个行政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展开,不断开花结果。截至目前,全区拟建的216个村级卫生所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189个村卫生所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村所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些新建的村卫生所,大多位于农村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段,内部经济实用、功能齐全,外部美观大方、新颖别致,不仅为农民群众就近就医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没有合格的医生,再好的医院也是摆设。”平桥区区长王继军说,“为培养好医生,我们不惜成本。”
  平桥区的乡村医生存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技术落后等情况,部分村医还没有行医资格。今年年初,平桥区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商,委托该院培训村医,该院以最优惠的条件,接受委托。两批共362名村医全脱产学习,学费和生活费由平桥区财政负担。3个月后,村医回到乡村,重新上岗执业,前来就诊的村民说:“我们村的医生水平高了!”
  “我们拿出了280万元,平均每个村医花费7000元。这笔钱对我们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我们觉得值!”张明春说,该区共有806名村医,所有的村医都将参加培训。
  平桥区卫生局局长胡善明说,郑大一附院与平桥区政府出资合作实施的村医培训工程,是高端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队伍的有效对接,是统筹城乡医疗发展的新举措,是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的一种有益尝试。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做出的这一积极尝试,必将让广大农民朋友小病能在村里及时医治,较大的病能在乡级卫生院解决,重病、疑难杂症再到大型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就诊,真正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村卫生所建设,村医培训工程的实施,使平桥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今,新农合工作、村所建设和村医培训已经成为拉动平桥区农村医疗卫生环境改善的三驾马车。村所建设作为硬件设施充分展示了其主阵地的巨大功效,并成为了具有广泛意义的精品工程。新农合、村医培训双轮驱动,优化了服务质量,健全了服务体系,提升了服务能力,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农村卫生工作已经实现了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医疗卫生体系犹如和谐平桥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已经在平桥大地生根、发芽,广大农民群众已经走上了生命和谐安康之路,该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