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新思路 新跨越——闪光数字描绘郑州卫生宏伟蓝图 |
|
□本报记者 董文安 郑州卫生如何发展? 12月16日,在全市卫生系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用一组闪光的数字描绘了郑州市卫生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重点转移:完善公卫“八位一体”服务功能 顾建钦说,重点转移,即着力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八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等。 为此,郑州市将加大区级疾病控制中心建设力度,建设3~5所高标准预防接种服务中心,开展“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艾滋病防治进社区和“打击非法行医年”等活动,实现卫生监督工作“三个百分之百”的覆盖。 针对健康教育薄弱问题,郑州市拟建立县(市)健康教育服务机构,改善目前只有市区两级设立健康教育服务机构的现状,完善健康教育三级服务网络,真正使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落在平时,做在经常。 着力农村:密织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 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明确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和定位。顾建钦对发展农村卫生工作作出了如此设想。 明年,将是郑州市加快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年。该市制定《郑州市村卫生所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实现从产权归属、人员招聘准入、经费保障、监督检查考核等多方面的制度化管理;新建或改建1000所村卫生所,对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升级改造和内涵整塑;新农合参合标准进一步提高,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一证通”,方便参合农民就医;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实现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人民群众三赢局面。 夯实社区:全力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顾建钦说,郑州市计划再建设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明年实现全市社区居民“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全覆盖。 为此,将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一、二级医院及国有企事业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资源,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同时,采取改善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明年,郑州市还将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新增片医负责制试点基础设施改造,提高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助标准,扩大片医负责制服务范围,在中心城区使覆盖人群数达到130万人;广泛开展中医药、博士专家、康复训练、营养膳食、体质监测、养老护老、健康书屋、宣传教育、精神卫生、计划免疫“十进社区”活动,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片医负责制“郑州模式”。 空前投入:倾力做好十项“民生健康工程” 随着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现有医疗基础设施已远不能满足需要。顾建钦表示,为有效缓解看病就医突出问题,更好地服务于省会郑州跨越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郑州市计划做好十项“民生健康工程”。 这十项工程是:郑州市妇女儿童医院项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市六院呼吸道病房楼项目、市卫生监督检测中心和市职业病防治所整体迁建项目、市九院老年关爱病房楼项目、市七院整体搬迁项目、市儿童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迁扩建项目、市中医院建设项目、一批乡镇卫生基础建设项目、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项目。未来几年里,这些项目总投资将高达20亿元,功能完善后,将最大程度缓解省会郑州人民群众的就医突出问题。 科技优先:实施“三大人才工程”催生名医 2009年,郑州市要继续实施“三个一”、“高尖端人才培养”和“21世纪中医人才”等三大人才培养工程,即培养100名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导师制人才,引进100名博士或副高职称以上的高端人才,培养1000名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送30名在学术上有专长、业务水平领先、具有推动医学学科发展水平的中青年人才,到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或医院作为访问学者进修学习;完成30名21世纪中医人才培养计划,为中医事业培养新世纪中医骨干。 在“科技兴卫”方面,郑州市将投入150万元建设3个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医学重点专科;重点扶持1至3个具有发展前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明显、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实验室。在市属医疗卫生机构推选1至3个国家级重点项目,按照每个项目20万元标准每年择优资助;专门设立博士创业、科技创新、重点专科建设、高端人才培养等基金,每年投入1200万元。 顾建钦表示,2009年是新的起点,必须用大手笔绘制卫生发展蓝图,用大气魄谋划卫生发展,以实现郑州卫生工作新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