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群众健康的贴心医生——漯河市六院天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侧记 |
|
本报记者 戴俊 通讯员 关新 沈玉琴 “这软靠背椅子坐上去非常舒服,病房又干净又温馨,医生护士服务热情周到,收费又低,还可以边看电视边输液……到这里看病很方便,我们很满意!”11月29日上午,家住尚武街因患肺炎在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天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观察室输液治疗的赵先生满脸笑容地对记者说。 经漯河市卫生局批准,按照国家和省城市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要求,2007年11月,由漯河市六院(原漯河铁路医院)分院改建而成的天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的正式成立,是漯河市六院为健全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健康需求,积极行动,加大投入,完善机构,扎实推进城市社区卫生工作,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方便社区居民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就医,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功能,满足辖区居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按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漯河市六院先后投入220万元,将其分院原有房屋进行装修、改造,进一步完善了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对所有在岗医疗护理人员进行了全科医师、全科护士的上岗培训,并添置了呼吸机、除颤仪等先进设备。经改建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功能合理,科室齐全,标牌清晰,设施规范,2007年12月,被河南省卫生厅命名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据中心主任王恩铭介绍,中心的服务辐射天桥辖区7个社区委,4.8万余人口,负责铁路职工家属和辖区居民的预防保健及常见病的诊疗康复工作。中心占地面积3329.2平方米,医疗用房2412平方米,开设床位25张,拥有医疗技术人员32人,其中临床医师12人,全科医师4人,中医2人,护理人员14人,全科护士5人,全部取得各级各类执业证书;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全科医疗及医学检验科、病理科、中医科、放射科、B超室;拥有500毫安的X光机、B超、除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电动吸引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等各种检验设备和自动牵引床等康复设施。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给社区居民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医疗保健等卫生服务,真正实现群众满意,中心制定了各种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三基三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业务培训;更值得一提的是,漯河市六院在全院范围内挑选精兵强将,担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建立了全科医师(护士)培训制度与计划。第一批全科医师4人、全科护士5人,已顺利通过全省统一组织的全科医师(护士)培训考核,还有9名医生(护士)已报名参加全省第二批全科医师(护士)培训,2年内,中心医护人员将全部成为合格的全科医师(护士)。中心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良的卫生保健服务。 漯河市六院天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居民的健康需求开展特色服务,成为一大服务亮点。记者采访了解到,从2006年6月起,该中心医护人员佩戴漯河市卫生局统一制作的胸卡,走进社区居民家中,开展入户调查,目前已入户调查1.4万户、总人数近3万人,建立健康档案近3万份。大约2008年3月,社区4.8万人的入户调查、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将全部完成,届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全面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服务需求等情况;中心把开展免费义诊、健康教育宣传等活动作为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每逢双休日医护人员就携带检查设备分两组到居民小区开展免费义诊、健康教育宣传等活动,据统计已开展义诊宣传活动300多次,出动人员2000多人次,受益群众近5万人次,发放各种健康宣传资料6万多份,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增加了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3年来,天桥街卫生服务中心以个人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以全科医疗为主体的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家庭病床和社区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基层医疗服务,较好地满足了辖区居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改变了居民“看病就得上医院”的陈旧卫生服务观念,使“小病到社区”成为居民的首选。 “有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就是方便,从我家来这里步行5分钟就到了。”“中心服务项目全,省事省时又省钱,真的很方便……”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前来中心治疗、做康复的居民说。 采访中,漯河市六院院长王悦胜对记者说:“医护人员进入家庭,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脆弱人群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就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 漯河市六院天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责任医师、责任护士,24小时免费上门服务,是该中心的又一大服务亮点。 “这几年,我可是享受了过去高级干部才能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呀。不舒服时打个电话,责任医师(护士)就能马上到家里来为我检查治疗,再也不用自己往医院跑了,解决了我行动不便的难题。人老了腿脚不方便,又患了这种病,要是没有社区这些负责任的好医师(护士)我可能活不到今天。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这些好医师好护士!”11月29日,家住铁路小区患脑出血后遗症的赵大爷满脸幸福地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天桥街卫生服务中心为方便居民,将医师(护士)按街道(居委会)划分责任区,担任责任区居民的责任医师(护士),向居民发放责任医师(护士)便民服务卡,在便民卡中公开服务项目、责任医师(护士)联系电话等内容,居民24小时均可与责任医师(护士)联系,享受免费上门服务。该中心责任医师(护士)对特殊病人实行定期上门服务,了解病人病情变化、药物使用等情况,及时指导病人进行药物调整、康复训练。据了解,责任医师(护士)免费上门服务,每年均在500人次以上。 据该中心入户调查显示,社区许多老人患有各种慢性病,行动不便,家庭也相对困难。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他们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制订了周密的治疗及康复方案,采取了减免医药费、上门服务等有效措施解决他们的就医难题。记者采访时,67岁的胡大娘舒服地躺在自动牵引床上做康复治疗,见到记者,她激动地说:“中心收费低、服务周到,像我这样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需要长年治疗、吃药,若去大医院可真承受不起呀。” 漯河市六院天桥街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人性化服务功能,落实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健康咨询、康复指导、计划免疫、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责,满足了辖区居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居民们纷纷感慨地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性化、亲情化的温馨服务,让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倍感温暖。”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坚持预防为主,大力开展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有效控制社区居民慢性病的发病率,降低残废率,降低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费用支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高质量、低价格、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让社区居民满意,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做出更大的贡献。”采访结束时,漯河市六院院长王悦胜对记者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