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晓军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谈论“崇高”的话题似乎有些异样的感觉。但“崇高”却又如此深植于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记忆,铭刻于人类发展的足迹。我们人类是如此离不开崇高,没有了对神圣的敬畏,没有了对完美造物的高山仰止,就似乎失去了心灵摆动的方向;我们每个人是如此离不开崇高,没有了对善恶、美丑、真假的深层体认,内心的柔弱便会变为僵硬的躯壳,再也找不到莫名的感动。 让我们回顾内心曾有过的崇高的命题吧,建筑、艺术、诗歌似乎渐行渐远,而发端于先驱南丁格尔的现代护理却日渐化为我们的血液,融入我们的生活。但就像我们忽视了习以为常的水、空气一样,在现代护理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同时,我们也渐渐忽视了护理事业的崇高。是啊,人类就是容易犯下健忘症,空气和水得来是如此容易,我们却忘记了清澈的水、澄澈的天空能荡涤人的心怀;“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人员普普通通、本本分分,我们却忘记了白衣天使的本源是出自“护士”。护士的工作虽平凡,却直指人类柔弱的内心,让我们是如此渴望同情、渴望交往、渴望尊重的意识得以觉醒。 回归护理事业的崇高,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人道主义的力量。百多年前,修道院病童的痛楚搅动了南丁格尔的内心,受伤战士的惨吼撕裂着南丁格尔的情绪,于是,她返归自身,走到战场中间,以医学的精确、女性的细腻、母性的同情、人类的尊严,让战士们的心趋于平静,彰显了人作为人的人道主义力量。所以,我们看待护理事业,看待护士,希望首先看到的,是永无止境的爱。 回归护理事业的崇高,我们还要看到的是护理工作的科学精神,以及它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本质。众所周知,人类疾病的护理古已有之,但真正反思护理的本质,并开创现代护理学体系的却是在百多年前,这一次医疗与护理的科学分离,将健康理性、健康康复的理念发展到了一个高度。近一个世纪的医学发展表明,健康不再局限于一个疾病与健康的简单两元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这个整体的健康更需要健康知识、健康理性、健康康复,这正是护理工作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