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张奎 杨非
胡店乡卫生院始建于1960年,是平桥区中心乡卫生院,建院几十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卫生局的关心、支持下,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通过全院医务人员的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妇幼保健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心乡卫生院。
胡店乡卫生院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现有职工31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3人,初级职称的10人,技术职工18人;卫生院科室设置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急诊科、儿科、防保站、检验科、放射科和B超室等医技科室十余个;拥有500毫安X光机、全自动生化仪、全数字型B超、全自动三导联心电图机、彩色经颅多普勒、血球仪、血流变、麻醉机、微量元素分析仪、母婴监护仪、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万元以上的中型医疗设备十余台(件);开设病床50余张,能够完成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够开展下腹部、五官科、妇产科等中型手术和部分大型上腹部手术;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1500余人次,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就医难,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医院稳步发展,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纵观胡店乡卫生院的发展历程,医院职工们感慨地说,改革开放、求真务实一直是卫生院稳定发展的核心。特别是2000年何志猛同志主持医院工作以后,他与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职工采取多种措施,坚持改革开放,务实创新,使医院的面貌发生了巨变。面对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房屋和设备陈旧的困难局面,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发展。在卫生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争取了2007年国债项目投资41万元。医院的综合门诊、病房楼于2006年6月开工建设,同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380.17平方米。造价120万元的大楼改善了医院的整体面貌,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何志猛还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100万元,先后购进多种先进医疗设备,如500毫安X光机、全数字型B超、救护车等近百万元的设备设施。这些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诊疗水平,使医院的声誉和影响力迅速得到提高,业务收入稳步攀升。
为加强人才建设,何志猛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每年选派1至2名业务骨干进市、区医院进修学习;另外,采取多种措施鼓励职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医院的诊疗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自身的实力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该院能够开展下腹部、五官科、妇产科等中型手术和部分上腹部大型手术,增设了中医科,完善了防保站的建设。在何志猛的带领下,医院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医院管理工作,近8年来,无一例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发生。
近年来,该院全面推行医疗服务责任制和承诺制度,制定一系列惠民措施和政策,如设立平价病房、对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实行限价收费、发放平价服务卡、建立妇幼保健档案、免费接送病人,保障绿色急救通道畅通,建立健全患者电话回访制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实行人性化管理和服务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