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正 近几年来,在新蔡、淮滨、正阳、泌阳、唐河、确山、舞钢等县市区,提起泌阳县骨科医院,许多人都知道它的名气之大、影响之深,有的甚至还会伸出大拇指夸赞一番。 一个普普通通的县级专科医院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名气和影响力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它的技术、设备、服务三大基本医疗要件“过得硬,信得着,用得上”,特别是来是白马寺骨科的专业技术,让人不能不叹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高起点 重装备 泌阳县骨科医院起步于2004年,它的前身是以骨科为主的泌阳县卫校附属医院。当时的卫校附属医院由于缺乏资金、缺乏人才,加上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几十号人的医院月月入不敷出,亏损严重,职工工资无法保证,已经到了人心涣散的地步。在进退维谷的时候,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骨伤专业并分配在洛阳工作多年的杨振华,凭着在医疗界打拼多年的经历,怀着对家乡父老乡亲的一片深情厚意,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回到了家乡泌阳县。经过对骨科医院的进一步了解、考察与磋商,他正式接管了这个濒临倒闭的烂摊子,被正式任命为泌阳县骨科医院院长。不过,谁都知道,这个院长是个烫手的山芋,面对的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困苦局面。 但是,困难吓不倒英雄汉。就在这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这给了杨院长极大的信心和勇气。他审时度势,在职工会上立下了让骨科医院起死回生的誓言。他说,“我们现在是困难与机遇并存,但困难是暂时的。我这次回到家乡,接管这个医院,就是要和大家一起吃苦的,我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干就要干好,就要高起点,大手笔。只是有一点我要向大家保证,再困难也要保证大家的工资不少,待遇不减。”他的话掷地有声,给职工吃了一颗定心丸,使每个职工心里都热乎乎的。 一个好的领导者,除了具有卓越的胆识和魄力外,至关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思路。上任伊始,杨振华清醒地认识到,医院要发展,设备和技术是关键,特别是现代医学,没有精良的高端设备,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开展。可是,要购置先进设备,就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杨院长和其他院领导带头拿出了自家的全部积蓄,并尝试集资和股份制的办法,先后筹集近千万元资金,购置了一批大型骨、外科设备,更新了检查检验设备,如DR数字直接成像系统、500maX光机、C形臂X光机、麻醉机、手术显微镜,进口专用手术床,脉动真空灭菌器、全自动煎药机、奔驰等三台监护型救护车。C形臂X光机的购置,使手术可在电视直视下进行,创伤小、复位好、痛苦少;DR数字直接成像系统,购买时,全省仅4台,具有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高品质图像和快速成像的特点,可以从皮肤到骨骼多层面看到病变部位、性质、范围等,满足骨科各部位的诊断需求,一时名声雀起。群众都说骨科医院的X光片最清,设备最好。周边县区的乡村医师及部分县区医院的医师也都乐意把患者介绍到泌阳县骨科医院检查拍片。 在购置设备的同时,医院还投入了大批资金,对原来的门诊综合大楼、住院部进行了装修改造,给各个病房安装了空调,增加了一批不锈钢升降可调病床,更新了被褥,设立了营养食堂,硬化、美化了前后院落,使医院整体面貌,住院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大大改观,为医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揽人才 强技术 医院要发展,队伍是关键。在职工队伍建设方面,医院重点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聘请技术高、业务精、医德医风过硬的专家、医师及医技、医护人员充实各个岗位。二是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工作,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技艺和才干。 同年,经过院领导和有关部门协商,泌阳县骨科医院与洛阳白马寺骨科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先后聘请了洛阳正骨医院业务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主任医师张善才,洛阳正骨医院骨科研究所主任、主任医师段庚辰等专家、教授任执业医师。张善才任业务院长并亲自带领专家组坐诊,直接从事医院的业务管理工作。该院还聘请了一批有较高学历、较强技术、具备任职资格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到门诊、住院部、医技、护理岗位上任职,不仅大大加强了医院的技术力量,而且,管理规范、严格,使医院整体技术水平上升了一个新台阶。除聘请这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外,医院还特别注重在岗在职职工的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除要求每个职工自学一个专业方面的知识外,还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专家知识讲座,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传授技术。医院还规定每周五下午为学习日,组织全院职工进行集中学习,先后学习了医疗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一些相关的医技知识,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应知应会”的面试和笔试。在当年组织的二次业务考试中,90%的职工得分都在95分以上。 几年来,医院还选派了部分职工到北京医科大学、省人民医院等大专院校和省市大医院进修学习,还对正在学习的大中专毕业生做出了限期拿到执业证书的规定,鼓励他们刻苦自学,积极参加执业资格考试。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工作,不仅提高了每一个职工的业务技能,而且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了打造“泌阳县骨科医院”这个品牌,医院还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口号,集中半个月时间,天天下午进行学习,除了邀请外单位有业务专长的老师讲授外,还要求本院职工人人登台演讲,围绕爱岗敬业和医院发展的话题,各抒已见,献计献策。在职工工资分配方面,则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思想,实行“多劳多得、多能多得”的院与科室两级核算分配方案,鼓励职工勤学苦练,干事创业。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职工钻研技术、干好工作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医院的形象、面貌,在短期内发生了深刻变化。 两年多来,以张善才、王备战、孟庆彪等为主的专家组带领技术人员分别开展了断肢再植、残指再造、人工关节置换、皮瓣移植、神经、血管、肌腱移植等手术。其中开展的脊椎神经探查、脊椎骨折内固定、脊椎结核清除、胸椎肿瘤切除、全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等手术,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填补了泌阳县及至豫南地区骨科手术的多项空白,为骨科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受到了医学界及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一举成为享誉县内外的骨科名院。 泌阳县杨集乡退休老教师王礼堂、棉羊锅村农民岳德合、贾楼乡兴隆饭店经理王恩明等都是忍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折磨多年的患者,在该院施行手术后,彻底解除了病痛。他们逢人就夸县骨科医院技术高、医德好,是全县医疗行业的典范。杨集乡东庄村赵庄组的赵世启,2005年10月2日在轧草时,不慎将自己的右臂轧断,右手也遭受了严重的挫灭伤。他自认为,这一下胳膊肯定保不住了,但经过医院专家的精心治疗,他的胳膊又奇迹般地痊愈了,赵世启全家人及乡亲们无不敬佩骨科医院专家技术的高明。 2007年5月,泌阳县骨科医院接到在广州经营生意的泌阳籍农民白星的电话,称本人被查出患腰椎结核,已重度畸形,下肢瘫痪,完全丧失活动功能,去了几家医院都治疗无望。院长杨振华立即安排救护车到广州将白星接回了泌阳。经过施行腰椎病灶消除术、腰椎植骨固定融合术等综合性手术,患者很快就恢复了健康,现已返回广州料理生意。同年7月,医院还收住了一位脊椎侧弯患者。该患者曾专程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做了检查,被告知仅手术费就要10多万元,因家庭困难,患者又回到泌阳骨科医院。医院专家们为其成功实施了矫形手术,患者仅花费了3万多元,还得到了新农合1万元的大额补助。以上两项手术的开展不仅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而且还填补了豫南地区的空白。 抓管理 求质量 医院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圣地,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疏漏。因此,加强管理、规范职工的行为是医院工作的重心。医院订立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特别是省、市规定的医疗核心制度,要求职工烂熟于心,不折不扣地执行,就连礼貌用语、文明行医,也进行了详细规范,打印成册,发放到每一个职工手中,让职工时时处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院领导更是率先垂范,带头执行。作为一院之长的扬振华则始终坚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功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原则,要求别人做7分,自己要做10分,对自己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从而使职工不令则行,医院各方面工作逐步呈现出条理化、规范化、忙而有序的局面,不仅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减少了差错事故。 在医德医风方面,除严格执行各项廉洁行医规定之外,还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每个职工都能牢固树立拒腐防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医院从进药到购置医疗设备,为患者看病、做手术从没有吃过回扣。几年来,医院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现象。医院设立的举报箱,很少收到举报信,特设的专用举报电话,也很少接到群众的投诉,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由于泌阳县骨科医院技术力量强,操作规范,管理严格,以人为本,2005年被有关部门确定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物价信得过单位”,2007年又被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院”。 讲诚信 看实效 近年来,从整个医疗行业来看,医患关系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个久治难愈的顽疾。医院一开始就把医治这个顽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针对群众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院从群众的愿望出发,对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逐项检查,降低了药品及医疗价格,并把医院的各项收费标准张榜公布在门诊大厅的显眼位置,供人们监督。医院还制定了承诺服务细则,对社会公开承诺,对病人举报限时进行调查处理,取信于患。不仅违纪受处罚,违诺也要受处罚。承诺制实施以来病人满意度不断上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泌阳县骨科医院作为定点医院,立即组织人员把有关新农合的补助办法、补助比例、便民措施公示出来,让群众一目了然。医院有的收费项目还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如住院费执行的标准是每个床位每天5元,护理费则收到3~8元。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农户,医院还给予了特别照顾。如杨集乡大宋庄村65岁的脑血栓患者王运增,病情比较严重,在骨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一周时间,基本控制住了病情,仅花费了300多元钱。再如官庄乡段庄村大郭庄组的聋哑人夏桂庭已经60多岁了,她的丈夫带着她到广州打工,不幸被汽车撞断左腿,致其左股骨干骨折。肇事车逃逸了,在广州治疗需要3万多元,她没钱医治,只好回来求治。在骨科医院做了骨折内固定手术,住院一个月基本痊愈。医院针对她家的困难情况,给她减免了约5000余元的费用,她本人仅花了3000多元。 为了彻底改善医患关系,院长杨振华及各科室主任把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所想所需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每天总要抽出时间到病房和患者谈心,了解患者情况,使医患关系逐步好转,住院的满意率不断提高。 远规划 近目标 长江后浪推前浪,风物长易放眼量。泌阳县是传说中人类始祖盘古的发祥地,开天辟地的盘古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泌阳人。泌阳县骨科医院的发展是与盘古开创进取的创造精神分不开的。在今后的道路上,泌阳县骨科医院必将生生不息,再续辉煌。令人惊喜的是,2008年7月,经泌阳县委、县政府规划与协调,为支持骨科医院这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县城北出口最优越的盘古公园南侧给骨科医院划拨出近万平米土地(目前已开始施工,明年上半年可建成使用)。医院将建一幢10多层双面住院大楼、一幢门诊大楼、一幢制剂大楼,病房床位将扩大到200张以上,并增设外科、内科、妇产科、小儿科及一些辅助科室,形成一个大专科、小综合的专科医院。界时,泌阳县骨科医院必将成为豫南地区一个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技术实力最强的骨科名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