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35期第1版
 
2008年第135期第2版
 
2008年第135期第3版
 
 

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当时——改革开放30年看平顶山市口腔医院发展历程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王  平
    “近年来,平顶山市口腔医院的就诊环境、医疗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等,走在了全国同等医院的前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还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大专科,小综合’专科医院特色之路,为今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口腔医院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果,首先是离不开院长的正确决策和一支团结的领导班子……”平顶山市卫生局局长李培在平顶山市口腔医院调研时,对医院的迅速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抓住改革机遇  实现“二次创业”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1982年5月19日,平顶山市口腔医院在口腔门诊部的基础上挂牌成立。当时的它,只是市区医疗卫生系统之林中的一株幼苗,20年后的今天,市口腔医院已成长为医疗卫生系统之林中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成了以治疗、预防、保健及服务为一体的口腔专业特色医院,为广大市民的口腔健康撑起了一片绿荫。尤其是近年来,该院的基础建设、院容、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职能科室、技术水平、人性化服务均有较大的提高,业务经济收入创下了历史新高,连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卫生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改革开放30年来,平顶山市口腔医院是如何从一家口腔门诊,发展到如此规模并走在全国地市级专科医院的前列呢?该院院长崔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是国家的好政策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没有各级政府和省、市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全院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就不会有市口腔医院今天这骄人的成果!前后30年的发展,市口腔医院由过去单一的牙病治疗,如今已发展成为业务全面、拥有国际一流的专业医疗设备、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地市级前列的口腔专科医院,打造出了自己的知名品牌。”
    一路艰辛一路歌,30年的拼搏,硕果累累。回想起市口腔医院的发展历程,该院广大干部职工记忆犹新。他们还清楚地记得,1999年5月27日,一纸调令把崔友推到市口腔医院院长这个位置上。上任后,崔友院长主动走进科室与职工逐个进行亲切交谈,了解制约医院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了解和掌握的实际情况,他审时度势,并多次召开办公会议、职工大会集思广益,寻求冲出困境的突破口,大家一致认为:走专科特色之路,挖掘人才资源,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服务意识、确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这一服务理念,才能使医院摆脱困境,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观念一变天地宽。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一系列便民措施的实施,使平顶山市口腔医院焕发出了青春与活力,敢为人先的口腔医院人在全市卫生系统率先实行病人“自选”医生、电话“预约”病人等新举措,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医疗卫生界引起广泛关注,并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此举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打造全省一流的口腔专科医院,实现自身发展的“二次创业”,几年来,在院长崔友的带领下,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2005年7月31日,一座现代化、多功能、营业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口腔医院门诊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在它的东南角,是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建筑面积仅有16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它是口腔医院的前身。从1600平方米到8000平方米,从上世纪80年代的简单技术装备到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专业医疗设施,固定资产从1999年的112万元发展到2007年的3360万元,从一家普通的牙科门诊到如今整体规模在全省都处于领先地位的专科医院,平顶山市口腔医院的“跨越式发展”让许多人刮目相看。有业内人士说,平顶山市口腔医院的发展是个谜,谁能想到,其小巧的“躯体”会迸发出如此巨大的发展动力,用院长崔友的话说:“医院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一支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更离不开团结向上的广大干部职工,是他们的辛勤和汗水浇灌出了医院的长青之树。”
改善就诊环境  满足病人需求
    在过去,市口腔医院的房屋破旧不堪,医疗设备老化,技术水平落后,所有这些因素和条件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发展。为扭转这种局面,满足口腔疾病患者的医疗需求,1999年,走马上任的崔友院长在全院提出:“要奋力打造口腔专科医院特色优势,无论是硬件建设、就诊环境,还是技术水平、医疗质量都要得到全面提升。”“开弓没有回头箭”。为实现口腔医院的“二次创业”,打造全国一流的专科医院,几年来,市口腔医院的发展规划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首先征得了使用土地,建起了综合门诊楼,为医院的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之后又相继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购进了先进的专科医疗设备。目前,该院具有国际一流的牙科曲面断层全景X光机、数字X光成像系统、牙片机、无痛洁牙机、牙齿美白仪等先进设备,口腔综合治疗台68台,并配置有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心电监护仪等配套设备。其中,医院引进的大型牙科曲面断层全景X光机、数字X光成像系统和高温蒸汽灭菌器、低高速直弯手机、菲蔓特综合治疗仪、医疗设备集中供气等设备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加强专科建设  完善服务功能
    为充分发挥专科设备和人才优势,培植名牌科室,培养优秀专业人才,该院专门制定了具体措施。一是认真抓好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组织好院内的学习活动,学习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学习新方法、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操作规范。规范操作、规范言行、更新观念,促使全体医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了解国内外本专业领域内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情况,有重点地选派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回院后带动相关科室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是积极拓宽业务范围,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成立了种植义齿治疗小组,开展种植义齿新技术。组建了医疗美容科,充分发挥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开展颌面美容手术、美容牙齿、美容皮肤科业务技术,满足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四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数字化牙片系统的应用对临床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残根、残冠、大面积缺损病例,利用附加固位、复合树脂修复保留了大量患牙,受到患者的好评。积极开展无痛治疗技术,使病人在无痛苦情况下接受治疗。隐形义齿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局部铸造支架的开展,钛合金、贵金属的临床应用,满足了缺牙患者的不同需求。
健全医疗网络  方便群众就医
    “一个‘热线’电话,医生到家,如今,市口腔医院的服务态度就是好啊!”病人李玉仙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据介绍,前几天老太太在家里一不留神摔在了地板上,把腿给摔伤了。由于老太太的岁数大了,再加上腿被摔伤确实不能行走,缺失了牙齿又不能吃饭,家人非常着急。为了解决老人吃饭问题,她的儿子给口腔医院社区卫生服务门诊的医生打电话联系,问能否到家里为病人装上假牙。谁知跟社区门诊医生一说,医生二话没说就来到病人家里,又是给病人治伤,又是取戴假牙模型,反复几次往家里跑。之后,医生还把制作好的假牙送到家里,亲自为老人戴到嘴里直至满意为止。医生的服务态度感动了老太太和全家人。
    崔友院长介绍说,为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进一步拓宽医疗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最优质的医疗卫生保健,几年来,医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医疗服务措施。首先是医院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医疗服务观念,主动走出医院大门,在市区人口比较集中的居民区开设社区口腔门诊部,并选派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技人员到服务部工作,为那些离医院较远、“小病不想跑,大病跑不动”的病人送医送药,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其次是医院在节假日特安排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儿童牙科、口腔正畸科等多个临床业务科室的医务人员上班应诊,已成为该市无假日专科医院。但是临床接诊中仍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医院的正常上班时间来院就诊有困难。为了解决这些患者看病时间与正常工作时间、上学时间冲突问题,医院决定每天下午下班时间延长3个小时,并抽调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医生组成综合门诊,承担诊疗任务,此举赢得了病人的赞扬。这些措施的实施方便了附近居民就医,解决了部分患者看病时间与正常工作、上学时间的冲突,发挥了医院的医疗资源作用,拓宽了服务范围。
    在谈起下一步医院的发展时,院长崔友信心百倍。他表示,医院将结合实际,在市区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更多的社区卫生服务部,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首先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口腔疾病防治网络、加大医疗设备投入着手,充实各项服务内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最优质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同时,按照市牙病防治中心的工作重点,对全市开展牙病防治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市人民口腔保健意识,指导开展牙病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并推广应用牙病防治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为全市牙病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几年来,平顶山市口腔医院就像一只小舟,在崔友院长和全院100多名干部职工的齐心携力下,正向着理想彼岸靠近。崔院长常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美好的理想和执著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打造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品牌的口腔专业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把医院建设成为豫西地区独树一帜乃至全国有名的专科医院,完成市口腔医院‘二次创业’,这是我们永远不变的目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